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常引
作者: 元好问 〔金朝〕
渚莲寂寞倚秋烟。
发幽思入哀弦。
高树记离筵。
似昨日邮亭道边。
白头青鬓,旧游新梦,相对两凄然。
骄马弄金鞭。
也曾是长安少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天的湖边,孤独地依靠着静谧的莲花,思绪悠然,音韵悲凉。高大的树木见证了昔日的离别,仿佛就在昨日的邮亭旁边。如今白发苍苍,年轻的青鬓却已成往事,曾经的游历与新梦相交汇,彼此相对,皆感凄凉。曾经在长安的少年,如今已是骑马玩弄金鞭的模样,岁月如歌,恍若昨日。
注释:
- 渚莲:水边的莲花,这里表现寂寞的意境。
- 秋烟:秋天的烟雾,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 哀弦:悲伤的琴声,象征着内心的惆怅。
- 高树:高大的树木,见证了过往的离别。
- 邮亭:古时的邮递站,强调时光的流逝。
- 白头青鬓:形容人的年纪变化,白发与青丝的对比。
- 骄马弄金鞭:骑马玩弄金鞭,体现年轻时的风华与意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字子渊,号天游,金朝人,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细腻,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和景物。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金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此词抒发个人的孤独与惆怅,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太常引》是一首充满感伤情怀的词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青春与离别的感慨。开篇以“渚莲寂寞倚秋烟”点出秋季的孤寂,莲花的静谧与秋烟的萧瑟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借“高树记离筵”,回忆起往昔的欢聚与离别,似乎在提醒自己岁月的无情。
“白头青鬓”这一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青丝已变白发,曾经的年轻与朝气已不复存在。后面的“骄马弄金鞭”则是对往日少年心气的追忆,虽有过往的风华,但如今的心境却是沉重的。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在岁月变迁中的无奈与感慨,构成了一幅动人的伤感画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渚莲寂寞倚秋烟:在秋天的湖边,莲花显得孤寂,空气中弥漫着秋烟,渲染出凄凉的氛围。
- 发幽思入哀弦:思绪随之展开,琴弦的悲音传达了内心的幽怨与哀伤。
- 高树记离筵:高大的树木见证了过去的离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似昨日邮亭道边:昔日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 白头青鬓,旧游新梦,相对两凄然:时间的流逝使得青丝变白发,旧的游历与新的梦想交织,令人感到无奈与凄凉。
- 骄马弄金鞭:曾经的少年意气,骑马挥舞金鞭,反映出青春的奢华与朝气。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莲花与孤寂相结合,突出主题情感。
- 对仗:如“白头青鬓”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渚莲:象征孤独与清冷,寓意内心的寂寞。
- 秋烟:代表时光的流逝与萧瑟的情绪。
- 高树:见证时间与离别,象征着过往的回忆。
- 骄马:体现青春的活力与意气风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太常引》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元好问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白头青鬓”是用来表达什么?
- A. 年轻的活力
- B. 时间的流逝
- C. 友情的珍贵
- D. 自然的美丽
-
“骄马弄金鞭”中,骄马象征着什么?
- A. 过去的辉煌
- B. 现在的烦恼
- C. 友情的凝聚
- D. 自然的和谐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元好问的《太常引》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感慨,但李白更多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而元好问则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各自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介绍了中国古代诗词的基本风格与特点。
- 《元好问研究》:专门探讨元好问生平与作品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