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莲塘移画舸,泛泛日华清。
水暖鱼频跃,烟秋雁早鸣。
舞疑回雪态,歌转遏云声。
客散山公醉,风高月满城。
白话文翻译:
在莲花池上,画舸轻轻移动,阳光明媚,水面波光粼粼。
水温暖了,鱼儿频频跃出水面,秋雁在烟雾中早早地鸣叫。
舞姿似乎像回旋的雪花,歌声却被云雾阻隔。
客人们散去,山公醉了,微风吹拂,明月高挂,映照着满城。
注释:
- 莲塘:指生长莲花的池塘。
- 画舸:指装饰华丽的船只。
- 泛泛:形容轻轻漂流的样子。
- 日华:指阳光照耀,光辉闪烁。
- 水暖:水温暖,适合鱼儿出水。
- 鱼频跃:鱼儿频繁地跳出水面。
- 烟秋:烟雾弥漫的秋天。
- 雁早鸣:早秋时节,雁群开始鸣叫。
- 舞疑回雪态:舞动的姿态像回旋的雪花。
- 歌转遏云声:歌声被云雾阻隔,难以传达。
- 客散:客人们纷纷离去。
- 山公:指山中的隐士或高士,常用于指代诗人。
- 风高月满城:风大而明月高悬,照耀整个城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约790年-约865年),字子云,号朴斋,唐代诗人,生于河南,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常蕴含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许浑的晚年,背景可能是他与友人在秋日的莲池泛舟,借此抒发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描绘的宁静闲适的场景,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陪王尚书泛舟莲池》是一首描绘秋日莲池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开头两句就以“莲塘移画舸”引入情境,描绘了轻盈的画舸在莲池上漂流的美好画面,阳光的照耀使水面显得格外清澈,生动地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接下来的两句,水温的升高使得鱼儿频频跃出水面,生机勃勃,秋雁在烟雾中鸣叫,似乎在诉说着秋天的到来,这种生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活力和变化。
诗的后半部分,舞姿如雪,让人联想到轻盈的秋雪,而歌声则因云雾而被阻隔,象征着一种无法传达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最后一句“客散山公醉,风高月满城”,将整个场景推向高潮,山公的醉意、明月高悬、微风轻拂,交织成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表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醉意人生的共鸣。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思,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许浑的个性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莲塘移画舸:莲花池上,画舸轻轻移动,营造出悠然自得的氛围。
- 泛泛日华清:水面波光粼粼,阳光明媚,表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
- 水暖鱼频跃:水温渐暖,鱼儿频繁跳跃,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烟秋雁早鸣:秋天的晨雾中,早雁鸣叫,传达出季节的变迁。
- 舞疑回雪态:舞动的姿态似回旋的雪花,表现出轻盈优雅的美。
- 歌转遏云声:歌声被云雾阻隔,象征着沟通的障碍,隐含了诗人的情感。
- 客散山公醉:客人散去,隐士醉酒,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 风高月满城:高风明月,映照着满城,传达一种和谐美好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舞疑回雪态”,将舞姿比作雪花,形象生动。
- 拟人:如“歌转遏云声”,赋予歌声以人的感情,增强表达的深度。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和韵律感,增添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莲池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世繁华的淡然,体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情怀与风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塘:象征着清新、美好,代表自然的宁静。
- 画舸:象征着优雅和闲适的生活。
- 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迁。
- 鱼: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欢快。
- 雁: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与时光的流逝。
- 舞:象征着自由与快乐。
- 月:象征着宁静与美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画舸”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鱼
- B. 一种船
- C. 一种花
- D. 一种山
-
“水暖鱼频跃”中的“暖”字最能表达什么?
- A. 凉快
- B. 温暖
- C. 寒冷
- D. 干燥
-
诗中提到的“客散”意味着什么?
- A. 客人聚会
- B. 客人离开
- C. 客人饮酒
- D. 客人欢笑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现自然之美,但李白更多地强调了个人情感与豪放的气质。
- 杜甫《春望》:描绘春春之美,但同时带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许浑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陪王尚书泛舟莲池》,并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