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锦里先生乌角巾,
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
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
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
相对柴门月色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村的宁静生活。锦里(即锦里街)的一位老先生头戴乌角巾,园中收获的芋头和栗子还未丰盈,生活虽不富裕,但却习惯了看着来访的客人和孩子们的欢喜。大家在台阶上吃东西,旁边的鸟儿也变得温顺。秋水深度不过四五尺,野船上正好能容纳两三个人。白色的沙滩和翠绿的竹子映衬着傍晚的江村,面对着柴门,月光洒在新鲜的景色上。
注释
- 锦里: 地名,指成都的锦里街,古时是繁华的市集。
- 乌角巾: 一种黑色的帽子,常见于士人和文人的打扮。
- 芋栗: 指芋头和栗子,代表农作物的收成。
- 宾客: 来访的客人。
- 鸟雀: 指小鸟,象征自然的和谐。
- 秋水: 秋天的水,清澈而明亮。
- 白沙翠竹: 描述江村的自然风光,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柴门: 乡村的小门,象征着家的温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誉为“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动乱,作品多描绘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风格严谨而深刻。
创作背景
《南邻》创作于杜甫晚年,诗中描绘的生活场景反映了他在江村的宁静生活,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际和谐的向往。此时他已历经沧桑,心中多有对国事的忧虑,却在乡村的平静中寻求一丝慰藉。
诗歌鉴赏
《南邻》以简练而富有情感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场景。诗的开头通过对锦里先生的描写,勾勒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乌角巾的形象让人联想起古人的智慧与风范。接着提到园中尚未丰盈的芋栗,虽不富裕,但作者却用“未全贫”来表达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显示出他对生活的满足与乐观。
在对宾客和儿童的描写中,诗人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孩子们的欢喜与鸟雀的驯服,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活画面。秋水的深度、野航的适时,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使得整首诗蕴含着一种淡淡的秋意与乡愁。
最后两句“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出江村黄昏的美丽与宁静。月光洒在新鲜的柴门上,给人以希望与温暖。整首诗虽然简约,却充满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锦里先生乌角巾:开篇以“锦里”引入,强调地点,表现出一种古典气息。
- 园收芋栗未全贫:虽有收获,但仍显得不富裕,表现出一种节俭的生活态度。
- 惯看宾客儿童喜:表达了诗人对宾客和孩子们的关注,构成了人情味。
- 得食阶除鸟雀驯:人和自然和谐共处,鸟雀的驯服象征了环境的亲切。
- 秋水才深四五尺:描绘出秋水的清澈与浅薄,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野航恰受两三人:野船的描写,表现出一种生活的闲适。
- 白沙翠竹江村暮:色彩对比,展示出江村的自然美。
- 相对柴门月色新:结尾以月色映衬,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 “白沙翠竹”与“江村暮”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 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与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诗人在经历了社会动乱后,通过描写自然与人情,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里: 代表了繁华与古典。
- 乌角巾: 象征古代知识分子。
- 芋栗: 代表丰收与生活的简单。
- 秋水: 自然的宁静与清澈。
- 白沙翠竹: 乡村的美丽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锦里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杭州
B. 成都
C. 北京 -
“乌角巾”是指什么? A. 一种水果
B. 一种帽子
C. 一种花 -
诗中提到的“白沙翠竹”主要描述了什么? A. 水果
B. 乡村的自然风光
C. 人的性格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杜甫的《南邻》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的景色与人间的宁静,但杜甫更多地反映了对生活的深思熟虑,而王维则更加强调自然的清幽与诗意,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风格特点。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