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委命仇雠事可知,章华荆棘国人悲。
恨公无寿如金石,不见秦婴系颈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屈原的哀悼与对历史悲剧的感慨。屈原为了国家的命运而牺牲,众人皆知,然而他的命运却如荆棘般悲苦。人们痛惜屈原没有如金石般长寿,无法见到秦国的暴行对他所造成的伤害。
注释:
- 委命: 形容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国家或他人。
- 仇雠: 指仇敌、仇恨的事情。
- 章华: 可能指楚国的一个地名或象征,常与屈原相关。
- 荆棘: 这里喻指屈原的悲惨命运。
- 公: 指屈原。
- 秦婴: 指秦始皇,历史上对屈原的迫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生活在动荡的南宋时期,作品多体现对国家的忧虑与思考,风格豪放而深沉。
创作背景:
《屈平庙》创作于陆游对屈原的深切怀念之际,反映了他对屈原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及对历史悲剧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悲痛的语调,直面历史的残酷,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怀念与对他命运的惋惜。陆游通过对屈原的回忆,展现了作为一个忠臣的悲剧人生,揭露了历史上那些忠贞无畏之人的悲惨结局。诗中“委命仇雠”一语,既表明屈原的忠诚,也暗含了对其命运的悲哀。接着“章华荆棘”,则通过意象的对比,突显了屈原的孤独与悲苦。最后,诗人感叹屈原“无寿如金石”,展示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全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屈原的崇敬,又有对国家与历史的深切反思,体现了陆游对忠臣的追思与对历史的批判,具有深刻的历史感与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委命仇雠事可知: 这里突出屈原为了国家的命运而献出生命,众人皆知其事。
- 章华荆棘国人悲: 其命运如荆棘般痛苦,令国人感到悲伤。
- 恨公无寿如金石: 对屈原未能长寿的惋惜,暗喻他如金石般的忠诚与坚定。
- 不见秦婴系颈时: 表达屈原未能目睹秦国的暴行与对他的迫害,感慨他未能见证历史的悲剧。
修辞手法:
- 比喻: “荆棘”比喻屈原的命运悲惨。
- 对仗: 诗句之间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夸张: “无寿如金石”强调屈原的忠诚与不屈。
主题思想:
全诗以屈原的悲剧人生为主题,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与对历史悲剧的深切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与历史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屈原: 忠诚与悲剧的象征。
- 荆棘: 代表痛苦与悲惨的命运。
- 金石: 象征坚贞与长久,反映对屈原的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委命”指的是什么? A. 生命的托付
B. 绝望的放弃
C. 忍耐的坚持
答案: A -
“章华荆棘”中的“荆棘”比喻了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屈原的悲惨命运
C. 国家动乱
答案: B -
诗中对屈原的情感基调是: A. 赞美
B. 讽刺
C. 忽视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同样表达对国家与历史的忧虑。
- 李白的《将进酒》: 体现对个人命运与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陆游与屈原的诗歌都体现了忠诚与悲剧的主题,但陆游更强调历史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而屈原的作品则更多体现对理想与国家的追求与绝望。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屈原与楚辞研究》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