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袭美泰伯庙》

时间: 2024-12-29 18:58:26

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

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
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白话文翻译:

故乡的城池已然荒废,但德行却未曾衰落;每年在中堂上供奉祭祀的椒酒都湿透了。
最近父子之间争夺天下,谁还相信世上有让位的王者呢?

注释:

  • 故国:指作者的故乡。
  • 城荒:指故乡的城池荒废。
  • 德未荒:指德行或者道义并没有衰败。
  • 椒奠:椒酒,用于祭祀的酒。
  • 湿中堂:指中堂上供奉的酒湿透了,表明祭祀活动频繁。
  • 迩来:最近。
  • 父子争天下:指当时社会上父子之间争权夺利。
  • 人间有让王:指世上有愿意主动让位的君王。

典故解析:

  • 让王:指中国古代的君主有让位的传统,如禅让制。著名的例子是尧、舜、禹之间的传位。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龟蒙,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见长,作品多以讽刺和抒情见长。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权力斗争的时期,反映了对当时政治状况的思考与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开篇描写故国的荒废,实则反映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尽管故乡的城池已经荒凉,但其德行依然存在,显示出一种对传统价值的坚守。中堂上湿透的椒酒不仅是一种祭祀的象征,也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现实,描述了父子争权的现象,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的尔虞我诈和权力斗争。诗人用“不信人间有让王”一语,质疑了理想中的君王应具备的德行,揭示了权力争斗的残酷与冷漠。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却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批判与人文关怀,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思熟虑。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故国城荒德未荒:描述故乡的荒废与道德未衰的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惋惜和对传统道德的坚守。
    2. 年年椒奠湿中堂:强调祭祀活动的持续与故乡文化的延续,暗示对过往的追忆。
    3. 迩来父子争天下:揭示现实中权力争夺的现象,反映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4. 不信人间有让王:对理想政治的怀疑,批判当时的权力斗争无情。
  • 修辞手法

    • 对比:故国的荒废与道德的坚守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椒酒作为祭祀的象征,代表着对文化的延续与对亡国的哀悼。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故国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对传统道德的珍视与对权力斗争的不满。

意象分析:

  • 故国:象征着个人的根和文化的传承。
  • 椒酒:代表着传统的祭祀文化与对亡者的追思。
  • 荒城:象征着衰败与被遗忘的历史。
  • 父子争天下:象征着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反映社会的动荡与悲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椒奠”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祭祀用的酒
    C) 一种食物
    D) 一种花卉

  2. 诗中“年年椒奠湿中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故乡的怀念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友谊的珍惜

  3. “不信人间有让王”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对理想政治的信心
    B) 对权力斗争的批判
    C) 对历史的怀念
    D) 对家庭的重视

答案:

  1. B) 祭祀用的酒
  2. B) 对故乡的怀念
  3. B) 对权力斗争的批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陆龟蒙与杜甫的作品都反映了对国家与社会的思考,但陆龟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注重社会现象与历史的沉重感。陆龟蒙的诗作往往带有一种忧伤的个人情怀,而杜甫的诗则更具史诗感,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怀。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个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陆龟蒙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