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袷行人又远游,
日斜空上映花楼。
愁丝堕絮相逢著,
绊惹春风卒未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到身穿白袷衣的旅人又要远行,夕阳的余晖洒在花楼上。愁苦的丝线如同飘落的絮状物相遇在一起,春风依旧在这里缠绵,令人无法释怀。
注释:
- 白袷:白色的袷衣,古代女子的服装,常用以代表愁苦的女子。
- 行人:旅人,指离家远行的人。
- 日斜:夕阳西下,形容时间的流逝。
- 空上映:阳光照耀在空中,映照出美好的景象。
- 愁丝:愁苦的情感如丝般缠绕。
- 堕絮:飘落的絮状物,象征离别和愁思。
- 绊惹:缠绵纠缠,难以解脱。
- 卒未休:最终仍未停止,表示情绪的持续。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白袷”和“行人”的意象,表达了离别时的愁苦情感,暗含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古代诗词中常用季节、衣物等意象表达情感,诗人利用这些意象来增强情感的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离散的时期,诗人借离别之情表达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女性在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之间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闺怨》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愁思的画面。诗中描写的“白袷行人”不仅让人联想到离别的哀伤,还暗示了身处闺中的女子对远行者的深切眷恋。诗的开头,白袷的旅人远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能感受到那一份即将到来的孤独与思念。随着诗句的深入,夕阳的余晖洒在花楼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悲伤的氛围。愁丝与堕絮的意象交织,表现出内心情感的复杂与缠绵。“春风卒未休”一语,点出情感的持续,春风本是温暖的象征,但在诗中却因愁苦而显得格外沉重,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无奈与无情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女子在离别时的愁苦心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袷行人又远游”:白袷衣的旅人即将启程,暗示离别的愁苦。
- “日斜空上映花楼”:夕阳的余晖洒在花楼上,营造出一种惆怅的美感。
- “愁丝堕絮相逢著”:愁苦的情感如同飘落的絮状物交织在一起,象征着离别的心情。
- “绊惹春风卒未休”:春风仍在缠绵,但愁苦的情感依然无法释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的情感比作“愁丝”,形象生动。
- 拟人:春风被赋予情感,表现出情感的缠绵。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亲人思念的愁苦与无奈,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上的细腻与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袷:象征离愁,承载着女性的情感。
- 行人:代表着远行者,象征着离别。
- 日斜:暗示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花楼:美好的环境与愁苦的情感形成对比。
- 愁丝、堕絮:象征愁苦的情感,表现出无尽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袷”指的是什么? A. 白色的袍子
B. 黑色的袍子
C. 旅行的行李
D. 画作 -
诗中的“日斜”象征着什么? A. 白天的结束
B. 夜晚的来临
C. 旅行的开始
D. 亲人的归来 -
诗中“愁丝堕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愁苦
C. 思念
D. 希望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表现离愁的情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陆龟蒙的《闺怨》与王维的《相思》都表现了对离别的情感,但陆龟蒙更多地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内心的愁苦,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陆龟蒙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