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句
作者: 晏殊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绛英琼粒傲霜前,
冷落池台亦自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绛色的花和琼粒的果实在霜雪面前依然傲然挺立的姿态,即使在冷落的池台之上,也显得格外美丽。
注释:
字词注释:
- 绛英:指红色的花朵,常用于形容美丽的花。
- 琼粒:指美丽的果实,通常用来形容珍贵的东西。
- 傲霜:面对霜冻仍然挺立,表达了花卉的坚韧。
- 冷落:被冷落或无人问津的状态。
- 池台:指的是水池和台阶,常用来描绘庭院环境。
- 自妍:自己显得美丽,表达一种独立的美。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傲霜”可以引申为坚韧不拔的精神,常常用于赞美那些在困境中顽强生长的生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曾任宰相。晏殊的词风清新婉约,擅长咏物抒怀,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晏殊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对生命力的赞美,反映了个人的情感状态与对时代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清丽的自然画面,绛英与琼粒的结合,使得诗的意境更加丰富。诗人以“傲霜”来象征生命的坚韧,尽管经历了霜冻的考验,依然展现出优雅与美丽,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情感。池台的冷落并没有削弱花果的美态,反而突显了它们在逆境中愈发显得独特的光彩。诗中通过对比的手法,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的持久性,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赞美。
晏殊的诗中常常蕴含着哲理与情感的结合,这首诗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是对花果的描绘,更是对一种精神的礼赞。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诗人鼓励人们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去追求内心的美好,展现出自我价值,哪怕环境并不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绛英琼粒傲霜前:描述了红花和美果在霜冻中依然傲然挺立,象征着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 冷落池台亦自妍:即使在被冷落的环境中,依然展现出自己的美丽,强调了内在的美和自我价值。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第一句与第二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题。
- 比喻:将花和果比作生命的美好,表达出积极向上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美丽与坚韧的主题,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绛英:象征着生命力与美丽,代表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 琼粒:象征着珍贵的事物,代表着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 霜:象征着艰难与挑战,反映了生活的无常。
- 池台:描绘出环境的冷落,突显了内心的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绛英”指的是: A. 红色的花朵
B. 美丽的果实
C. 冷酷的天气
D. 生命的象征 -
“傲霜”体现了诗中什么样的精神? A. 软弱
B. 坚韧不拔
C. 急功近利
D. 随波逐流 -
诗中“冷落池台”的意思是: A. 受到重视的环境
B. 被忽视的环境
C. 充满生机的地方
D. 温暖的气候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晏殊《句》与李清照《如梦令》:
- 主题:两者都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感悟,但晏殊更突出坚韧的精神,而李清照则多了几分柔情与思念。
- 风格:晏殊的诗多用简洁的语言描绘自然,而李清照的词则多用细腻的情感表达,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晏殊传》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美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