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查子 其四
作者: 赵尊岳
翠袖倚荪桡,花路迷烟浦。
得似彩鸳栖,已忍莲心苦。
眼底惜微波,欲托浑无语。
波外远山青,画出颦眉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身着翠绿色的衣袖,倚靠在荪桡(指一种水生植物),花间小路上迷离的烟雾笼罩着水边。她希望能像那对彩鸳一样栖息在一起,但内心却难忍分离的痛苦。她眼中闪烁着微波,心中有许多话想说,却无从开口。远处的青山在波外隐现,似乎在描绘她的愁眉。
注释
字词注释
- 翠袖:翠绿色的衣袖,象征青春和美丽。
- 荪桡:一种水生植物,多生于湖泊、河流中。
- 彩鸳:指彩色的鸳鸯,常用来象征美好爱情。
- 莲心:莲花的心,象征纯洁与内心的痛苦。
- 微波:轻微的水波,象征柔情和细腻的感受。
- 颦眉:皱眉,表现出忧愁或不悦的情绪。
典故解析
- 鸳鸯: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恩爱夫妻,象征着和谐美满的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近代)是一位著名的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爱情、离愁等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赵尊岳的个人情感经历中,反映了他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个人情感常常与社会背景交织在一起,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对失去的惋惜。
诗歌鉴赏
《生查子 其四》是一首典型的情感抒发的词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花路烟浦中的孤独与惆怅。开篇的“翠袖倚荪桡”展示了女子的优雅与美丽,仿佛她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然而,随之而来的“花路迷烟浦”则暗示了她内心的迷茫与困顿,似乎美好的表象之下隐藏着一份苦楚。
接下来,诗人通过“得似彩鸳栖”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彩鸳作为爱情的象征,体现了她对伴侣的渴望。然而,紧接着“已忍莲心苦”则揭示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莲心的苦楚暗示了她的爱情遭遇了挫折。
“眼底惜微波,欲托浑无语”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她眼中流露出的情感,微波反射着她内心的波澜,却又因无法言说而显得更加深沉。最后的“波外远山青,画出颦眉否”将情感推向高潮,远山的青色与她的愁眉相呼应,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又哀伤的画面,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呈现,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袖倚荪桡:描绘女子的优雅形象,翠袖象征青春,荪桡则是自然的依托。
- 花路迷烟浦:花间小路弥漫着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迷离的氛围。
- 得似彩鸳栖: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希望能像鸳鸯一样自由地栖息在一起。
- 已忍莲心苦:莲心的苦痛暗示了内心的伤感与对爱情的无奈。
- 眼底惜微波:眼中的微波流露出情感的细腻,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 欲托浑无语:想倾诉却无从开口,内心的苦涩难以言表。
- 波外远山青:远山的青色与内心的愁苦形成对比。
- 画出颦眉否:最后一句以疑问的方式,表现了对女子情绪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彩鸳”比喻美好爱情。
- 拟人:微波与情感相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翠袖”与“莲心”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爱情的渴望与内心的苦楚展开,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细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袖:象征青春、活力与美丽。
- 荪桡:自然与生活的依托。
- 彩鸳:象征美好爱情与和谐关系。
- 莲心:象征纯洁、内心的苦痛与坚韧。
- 微波:象征细腻的情感与记忆。
- 远山:象征遥不可及的理想与情感的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翠袖倚荪桡”中的“翠袖”代表什么?
A. 绿色的衣袖
B. 白色的衣袖
C. 红色的衣袖
D. 蓝色的衣袖 -
诗中“彩鸳”象征什么?
A. 离别
B. 美好爱情
C. 友谊
D. 孤独 -
“已忍莲心苦”中的“莲心”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爱情的细腻与愁苦。
- 纳兰性德《木兰花》:表达对爱情的思念与感伤。
诗词对比
- 比较赵尊岳的《生查子 其四》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皆描绘了爱情的美好与苦涩,但风格上赵尊岳更为婉约,李清照则更为直接。
- 在意象方面,赵尊岳的自然描写更为细腻,而李清照则通过直接的情感表达更显情绪的强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词学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近现代诗词集》
- 《赵尊岳诗词研究》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希望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并欣赏《生查子 其四》这首词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