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秋夜望月,怀余佩青女士》

时间: 2025-01-10 10:56:18

闲拓碧纱窗,放入玲珑月。

冰簟展银床,凉浸幽花骨。

灭烛露花滋,天外飞鸿没。

千里共婵娟,苦恨音尘阙。

意思解释

生查子 秋夜望月,怀余佩青女士

作者:赵友兰 〔清代〕

原文展示:

闲拓碧纱窗,放入玲珑月。
冰簟展银床,凉浸幽花骨。
灭烛露花滋,天外飞鸿没。
千里共婵娟,苦恨音尘阙。

白话文翻译:

在空闲时打开碧色的纱窗,让皎洁的月光洒入室内。
冰冷的竹席展开在银色的床上,清凉的月光浸入幽静的花影中。
烛光熄灭,露水滋润着花朵,天边的鸿雁在遥远处消失。
我们在千里之外共赏这皎洁的月光,唯有羡慕音信的缺失。

注释:

  • 碧纱窗:用碧色纱布做的窗户,寓意清静雅致。
  • 玲珑月:形容月光明亮而清晰。
  • 冰簟:竹制的凉席,意指清凉舒适的睡眠环境。
  • 幽花骨:指幽静的花影,花的形态。
  • 灭烛:熄灭蜡烛,象征夜晚的宁静。
  • 飞鸿:天鹅或鸿雁,象征远行与思念。
  • 婵娟:指明月,常用以形容月亮的美丽。
  • 音尘阙:音信的缺少,表达思念之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友兰(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以其才情和柔美的诗风著称。她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秋夜,诗人通过月亮传达思念之情,怀念与佩青女士的情谊,表现出一种离愁别绪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生查子 秋夜望月,怀余佩青女士》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秋夜对月亮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的“闲拓碧纱窗,放入玲珑月”,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夜晚,月光透过窗纱洒入室内,渲染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接着“冰簟展银床,凉浸幽花骨”一联,运用清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舒适的环境,月光与花影交相辉映,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美。

而“灭烛露花滋,天外飞鸿没”则转向对孤独的感慨,烛光的熄灭象征着夜的深邃,飞鸿的远去则寓意着离别的惆怅。最后一联“千里共婵娟,苦恨音尘阙”中,诗人表达了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能共赏明月的情感,但同时也带着对音信缺失的遗憾,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深刻地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闲拓碧纱窗,放入玲珑月。”:闲时打开窗户,让月光洒进来,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与对美好夜景的向往。
    • “冰簟展银床,凉浸幽花骨。”:在凉席上安卧,月光洒在花影上,营造出清凉的意境。
    • “灭烛露花滋,天外飞鸿没。”:蜡烛熄灭,露水滋润花朵,天边的鸿雁消失,象征着孤独与离别。
    • “千里共婵娟,苦恨音尘阙。”:虽然远隔千里,但仍共享明月,惟愿音信常在,却又苦恼于音讯的缺失。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排比的手法,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增强。
    • 通过意象的对比(如明月与飞鸿的对比)来突出思念的主题。
  •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怀念与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映射出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关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着思念与团圆,常出现在表达情感的诗歌中。
  • 飞鸿:代表远行与孤独,暗示离别的哀愁。
  • 幽花:象征着美好而易逝的事物,寄托对友谊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玲珑月”是指什么?
    A. 明亮的月光
    B. 皎洁的星星
    C. 清澈的湖水

  2. “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
    A. 明月
    B. 花影
    C. 星辰

  3. 诗人对佩青女士的感情是什么?
    A. 愤怒
    B. 思念
    C. 喜悦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侧重于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赵友兰的《生查子》则更侧重于友谊与情感的交流,展现了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