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四十三》

时间: 2024-09-19 21:46:34

周穆八荒意。

汉皇万乘尊。

淫乐心不极。

雄豪安足论。

西海宴王母。

北宫邀上元。

瑶水闻遗歌。

玉杯竟空言。

灵迹成蔓草。

徒悲千载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周穆八荒意。
汉皇万乘尊。
淫乐心不极。
雄豪安足论。
西海宴王母。
北宫邀上元。
瑶水闻遗歌。
玉杯竟空言。
灵迹成蔓草。
徒悲千载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周穆王的豪情壮志,表达了汉朝皇帝的尊贵地位。然而,纵使享乐的心态也无法达到极致,英雄豪杰的地位又何足挂齿。西海的宴会邀请了王母,北宫也在庆祝上元佳节。瑶水中传来遗留的歌声,玉杯中的酒也早已喝尽。灵魂的迹象化作蔓草,徒然让人感到对千年灵魂的悲哀。

注释:

  • 周穆: 周穆王,周朝的一位著名国王,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探索精神著称。
  • 八荒: 指广阔的天地。
  • 万乘: 指汉朝皇帝的威势和权力。
  • 淫乐: 指沉迷于享乐。
  • 雄豪: 指英雄豪杰。
  • 西海: 西海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女神的居所。
  • 王母: 王母娘娘,传说中的西方女神。
  • 上元: 元宵节,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 瑶水: 传说中的美丽水域。
  • 玉杯: 美酒的象征。
  • 灵迹: 灵魂的踪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被誉为“诗仙”。李白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清新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古风其四十三》创作于李白的盛年时期,正值唐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的背景下。李白通过诗歌表达对历史人物的追慕,及对当下社会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以及享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保持了古风的传统,内容上则充满了李白特有的豪情与哲思。开头两句以周穆王和汉皇为引,展现出古代帝王的荣光与权势,接着却提到“淫乐心不极”,对享乐的无尽追求感到无奈,暗示即使是帝王也难逃享乐带来的空虚感。诗中“西海宴王母”以及“北宫邀上元”,则引入了神话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随着诗歌的深入,李白引入了“瑶水闻遗歌”的意象,传达出对过往的追忆与怀念,而“玉杯竟空言”则暗示着一切享乐终究会消逝,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让人感到无奈。最后两句“灵迹成蔓草,徒悲千载魂”,更是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感叹人生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表现出李白对生命的深刻思索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周穆八荒意:提到周穆王的抱负,强调其雄心壮志。
  2. 汉皇万乘尊:汉朝的皇帝地位尊贵,权力无比。
  3. 淫乐心不极:即使是王者,也无法尽情享乐,欲望无止境。
  4. 雄豪安足论:英雄豪杰的地位又算得了什么。
  5. 西海宴王母:引入神话,表现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6. 北宫邀上元:庆祝上元佳节,展现欢乐景象。
  7. 瑶水闻遗歌:瑶水中的歌声,传递出对往事的怀念。
  8. 玉杯竟空言:美酒已尽,象征享乐的无常。
  9. 灵迹成蔓草:灵魂的踪迹变得模糊,感慨生命的消逝。
  10. 徒悲千载魂:感叹千年过后,灵魂的悲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如“灵迹成蔓草”,通过比喻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
  • 夸张:如“万乘尊”,强调权力的至高无上。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神话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感叹享乐的空虚和生命的短暂,表现了李白对人生的深刻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周穆王: 代表伟大的理想与追求。
  • 汉皇: 象征权力与地位。
  • 西海: 代表神秘与理想境界。
  • 瑶水: 象征美好与怀念。
  • 玉杯: 代表享乐与消逝的时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a) 周穆王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2. 诗中提到的“玉杯”象征什么? a) 财富
    b) 享乐与消逝
    c) 决心

  3. “灵迹成蔓草”中“蔓草”寓意: a) 生命的茁壮
    b) 灵魂的模糊与消逝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a) 周穆王
  2. b) 享乐与消逝
  3. b) 灵魂的模糊与消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以人生的无常为主题。
  • 白居易的《长恨歌》:探讨爱与人生的哲理。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杜甫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明显差异,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李白的《古风其四十三》与杜甫的《登高》都探讨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但表达的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