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苏少莲母生日)》

时间: 2025-01-06 14:50:02

西昆当日下云骈。

采藻奉苏仙。

玉节荣看棠棣,斑衣笑俯芝兰。

寿觞争举,歌萦蛾绿,香袅龙涎。

须与寄声鸾鹤,飞来岁岁年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朝中措(苏少莲母生日)》
作者: 洪适 〔宋代〕

西昆当日下云骈。
采藻奉苏仙。
玉节荣看棠棣,
斑衣笑俯芝兰。
寿觞争举,
歌萦蛾绿,
香袅龙涎。
须与寄声鸾鹤,
飞来岁岁年年。

白话文翻译:

在西昆的那一天,云彩如同骈列的诗句。
我采摘水草,奉献给苏仙。
玉树枝繁叶茂,棠梨花开得正艳,
斑衣人儿笑着俯视着芝兰花。
寿酒相继举起,
歌声绕梁,绿蛾轻舞,
香气袅袅如龙涎香。
应该把祝福寄托给鸾鹤,
愿它飞来,年年岁岁都如此。

注释:

  • 西昆:指的是西昆山,常用以指代风光秀丽的地方。
  • 采藻:采摘水草,古人常用以比喻寻求高洁的志趣。
  • 苏仙:苏少莲的母亲,诗中表达对她的祝福。
  • 玉节:玉树的节,象征着高洁与长寿。
  • 棠棣:棠梨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斑衣:指身着斑斓衣服的人,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或舞者。
  • 寿觞:寿酒,祝寿的酒。
  • 龙涎:指龙涎香,古代一种珍贵的香料,象征珍贵与美好。
  • 鸾鹤: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与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适,字景文,号白云,南宋时期词人,擅长词作与诗歌,风格清新俊逸,情感细腻,以寄情于景、抒情于物见长。

创作背景:

《朝中措》是洪适为庆祝苏少莲母亲的生日而作,体现了对母亲的深切祝福与尊重。在古代,母亲的生日常常被视为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与典雅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长寿安康的美好期许。

诗歌鉴赏:

这首《朝中措》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母亲的深情祝福。全诗结构严谨,通过四组对仗句式,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开篇即以“西昆当日下云骈”引入,云彩的美丽与诗句的骈俪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诗中“采藻奉苏仙”的意象,体现了对母亲的尊敬和爱戴,仿佛在说,采撷水草来献给母亲,象征着高洁的心志与对母亲的崇敬之情。“玉节荣看棠棣,斑衣笑俯芝兰”则通过丰富的自然景物描绘,表现了母亲的美丽与生活的富足。

后面部分“寿觞争举,歌萦蛾绿,香袅龙涎”更是将寿宴的热闹与庆祝气氛描绘得淋漓尽致,酒杯相继举起,歌声环绕,喜庆的气氛充盈其中。最后以“须与寄声鸾鹤,飞来岁岁年年”结束,寄托了对母亲长寿的美好祝愿,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既有对母亲的深切关怀,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古代诗歌的典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昆当日下云骈:描绘了西昆山美丽的景色,云彩如同骈文般的华丽,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 采藻奉苏仙:表达了对母亲的尊敬与爱,水草象征着清纯与高洁。
  • 玉节荣看棠棣:玉树枝繁叶茂,象征着母亲的美丽与生活的富足。
  • 斑衣笑俯芝兰:斑衣人俯视着芝兰,传达出欢快的氛围。
  • 寿觞争举:寿酒纷纷举起,表现了庆祝的热烈。
  • 歌萦蛾绿:歌声环绕,仿佛轻舞的蛾子,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
  • 香袅龙涎:香气如龙涎般缭绕,象征着珍贵与美好。
  • 须与寄声鸾鹤:希望通过鸾鹤传递祝福。
  • 飞来岁岁年年:愿祝福能够长久,年年岁岁都如是。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音韵和谐。同时,意象丰富,运用比喻和象征,使得情感更加深邃。

主题思想:

该诗主要表达了对母亲的祝福与感恩,寄托了对母亲长寿安康的美好愿望,反映了古代家庭观念与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骈:象征着美好与和谐,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 采藻:象征清纯与高洁,表现对母亲的尊敬。
  • 玉节:象征长寿与荣华富贵。
  • 棠棣:象征美好与幸福。
  • 斑衣:象征年轻美丽。
  • 寿觞:象征祝福与庆贺。
  • 龙涎:象征珍贵与美好。
  • 鸾鹤:象征吉祥与长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昆当日下云骈”中的“云骈”意指什么? A. 天空的云彩
    B. 诗句的华丽
    C. 水草的高洁
    D. 棠棣的美丽

  2. “寿觞争举”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哀伤
    B. 喜庆
    C. 思念
    D. 愤怒

  3. 诗中“须与寄声鸾鹤”希望传递什么祝福? A. 财富
    B. 健康
    C. 长寿
    D.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祝寿诗》:李白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朝中措》与李白的《祝寿诗》都表达了对长寿的祝愿,但洪适的诗更注重生活的细腻描绘与情感的寄托,而李白则多以豪放的气势展现对寿辰的热烈祝福。两者各有风格,反映了不同的情感与审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