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生查子
作者: 秦鸿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为人一死生,谁与今番共?
江草夙时因,一一和愁种。
行行旅思轻,历历波涛耸。
夹岸柳犹髡,何处悬残梦?
白话文翻译:
为人一生,最终都要面对死亡,谁能和我一同分享这段经历呢?
江边的草木,早已因往昔而生,一片片都在滋生愁苦。
行走在旅途中,思绪却是轻盈的,波涛汹涌却历历在目。
夹岸的柳树似乎还未恢复,残梦又悬挂在何处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夙时:早先,往日。
- 和愁种:滋生愁苦的种子。
- 旅思轻:旅途中的思绪轻松。
- 夹岸柳犹髡:夹在江岸的柳树依然光秃。
典故解析:
- 草木因往昔:指往昔的经历对今天情感的影响。
- 波涛:象征人生的起伏与动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鸿,现代诗人,致力于探索人生哲理与自然之美。其作品常展现人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情感的细腻描摹。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个人经历丰富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情感的交织,表达对生命、死亡和往事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生查子》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死亡的思索。首句“为人一死生”,引入了死亡这一永恒主题,暗示了生与死的辩证关系。接下来的“谁与今番共?”则表现出一种孤独感,似乎在寻求与他人共享生死的理解与感情。
“江草夙时因,一一和愁种。”通过自然景象,诗人将内心的愁苦与外界的草木相联系,展现了往事对当下心境的影响。此句中“和愁种”的运用,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行行旅思轻,历历波涛耸。”这一句描绘了旅途中的轻松与波涛的震撼,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人在旅途中对过往的回忆与思考。最后一句“夹岸柳犹髡,何处悬残梦?”以柳树的光秃象征着未实现的梦想,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和情感的余韵。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慨与对过往的追忆,运用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的结合,使得诗歌充满了深邃的意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为人一死生:强调人生的终极命运,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
- 谁与今番共?:表达对生死共同体的渴望,感到孤独。
- 江草夙时因:草木的生长与往昔经历的关联。
- 一一和愁种:愁苦的滋生,强调内心的复杂感受。
- 行行旅思轻:旅行过程中的思考,反映思绪的轻盈。
- 历历波涛耸:波涛的景象象征着生活的波折与挑战。
- 夹岸柳犹髡:柳树的光秃象征着未实现的梦想。
- 何处悬残梦?:对过去梦境的追寻与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草与愁苦相联系,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诗意。
- 对仗:如“行行旅思轻,历历波涛耸”,形成和谐的音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死亡的必然,表现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通过江河柳树等自然意象,深化了情感的表达与思考的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草:象征过往与生命的延续。
- 波涛:象征生命中的波折与情感的起伏。
- 柳树:代表未实现的梦想与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了孤独感? a) 江草
b) 柳树
c) 波涛
d) 旅思 -
“何处悬残梦?”中的“残梦”指的是什么? a) 未实现的梦想
b) 过去的回忆
c) 未来的希望
d) 现实的困境 -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自然景观
b) 生命与死亡
c) 友谊与爱情
d) 旅行的乐趣
答案:
- b) 柳树
- a) 未实现的梦想
- b) 生命与死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秦鸿的《生查子》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探讨了时间与生命的主题,但前者更注重内心的反思与孤独感,而后者则强调对生命的热情与豪放。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细腻沉思,后者则豪迈奔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秦鸿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