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查子
作者:晏几道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
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
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
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与怅惘。开篇提到“长恨涉江遥”,表达了对相隔遥远的痛苦;接着描写了在溪边的闲适,却因沉思而误入了鸳鸯的港湾。最后,诗人感受到寒冷的风,想要对着荷花倾诉心中的情感,却又不知所措。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恨:长久的怨恨,意指对离别的长久思念。
- 涉江:渡过江河。
- 闲荡:悠闲地漂荡。
- 木兰舟:一种小船,通常用来划水游玩。
- 误入:不小心进入。
- 双鸳浦:形容风景如画的地方,鸳鸯象征着情侣。
- 轻薄云:薄薄的云彩。
- 廉纤雨:轻柔细腻的雨。
- 翠袖:绿色的衣袖,形容女子的衣着。
- 荷花:象征着纯洁和美好。
典故解析:
“鸳鸯”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象征爱情和夫妻和谐的意象。“荷花”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比喻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989年-1059年),字叔原,号小山,宋代词人,擅长小令,风格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构成诗词,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离别之苦使得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更加凸显。诗中充满了对爱情的细腻描写和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历史背景下的情感挣扎。
诗歌鉴赏:
晏几道的《生查子》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捕捉了爱情的复杂和多变。诗开头以“长恨涉江遥”点出思念的主题,表现了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怀念。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悠闲的画面,木兰舟在水上荡漾,恰似他内心的波澜。然而,这份闲适并未能消解他的思念,反而在误入“双鸳浦”的瞬间,使他更加感受到孤独与失落。
诗中“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云彩的轻薄与细雨的柔和,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忧愁。最后一句“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翠袖承载着寒意,象征着女子的脆弱与美丽,而荷花则是诗人倾诉的对象,蕴含着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在情感的细腻描绘与自然景物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到的艺术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恨涉江遥:开头便表露出对远方爱情的无尽思念。
- 移近溪头住:身处溪边,心情虽近,却因思念而遥远。
- 闲荡木兰舟:在水中悠闲地划着小船,象征着对生活的享受,却因思念而感到失落。
- 误入双鸳浦:不经意间进入了象征爱情的地方,反映了内心的迷茫与困惑。
- 无端轻薄云:轻薄的云彩如同无尽的思绪,暗示着情感的缥缈。
- 暗作廉纤雨:细雨如丝,象征着思念的细腻与深沉。
- 翠袖不胜寒:女子的翠袖承受着寒冷,隐喻爱人的柔弱与脆弱。
- 欲向荷花语:想要向荷花倾诉内心的情感,暗示渴望交流与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云与雨,生动形象。
- 拟人:云与雨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使用对仗的句式,使诗歌更加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思念为主线,表达了对爱人的缱绻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透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象征着距离与隔离。
- 木兰舟:象征着自由与闲适。
- 鸳鸯:象征着爱情与和谐。
- 云:象征着思绪的飘渺。
- 荷花: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画面,也深刻揭示了作者对爱情的追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古代诗词中,云、雨、江等自然元素常常被用以映射人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长恨涉江遥”中的“长恨”指的是什么?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远方情人的思念
C. 对自然的感慨 -
“闲荡木兰舟”中的“闲荡”最能体现诗人怎样的心情?
A. 轻松愉快
B. 忧伤怅惘
C. 兴奋好奇 -
诗中提到的“双鸳浦”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对爱情的思念与感慨。
- 苏轼《水调歌头》:描写对亲人的思念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晏几道《生查子》 vs. 李清照《如梦令》:两者皆表达对爱情的思念,晏几道更侧重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加直接与情感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晏几道词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