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
时间: 2025-01-01 12:57:2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原文展示:
年来直欲配茶神,石鼎山泉日日亲。
竹裹烹煎嗤左计,舌端绵味认前尘。
书要坐搅枯肠读,酒所浑消玉颊春。
曾饮日边甘露碗,沙溪难遣乱吾真。
白话文翻译:
近年来我一直想要与茶神相配,石鼎山泉的饮用让我每天都亲近它。
用竹子包裹着煮茶,轻蔑那些左手的算计,舌尖上的细腻味道让我忆起往昔。
读书时需要静坐,搅动枯燥的心肠,而饮酒则消解了我脸颊上的春色。
曾经在日边饮过甘露的茶碗,如今在沙溪却难以摆脱我内心的真情。
注释:
- 茶神:指的是茶的神灵,象征茶的神秘和高雅。
- 石鼎山泉:指的是山中清泉,象征自然的纯净与美好。
- 竹裹:用竹子包裹,指的是一种传统的烹茶方式。
- 舌端绵味:舌尖上的细腻味道,形容茶的香醇。
- 枯肠:形容内心的枯燥与无趣。
- 玉颊春:指美丽的面容和年轻的春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淡雅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葛立方在收到朋友陈元述寄来的茶后所作,表达了他对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他在生活中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茶为媒介,既表达了作者对茶的热爱,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茶神”,显示出作者对茶的崇敬之情。接着提到“石鼎山泉”,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清幽,暗示茶的纯净与高尚。中间几句通过竹裹煮茶的细节,表现了作者对泡茶技艺的讲究,传达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舌端绵味认前尘”一句则引人深思,品茶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精神的回归与自我反省,仿佛在品味过往的点滴。接下来的两句提到读书和饮酒,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在读书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在酒中消解生活的烦恼。最后两句以曾经饮茶的美好回忆结束,暗示着对真情的向往与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感悟,透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反映了宋代士人的闲适与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年来直欲配茶神:表达对茶的向往与崇敬。
- 石鼎山泉日日亲:强调每天饮用山泉水泡茶的亲密感。
- 竹裹烹煎嗤左计:描绘煮茶的细致过程,流露出对繁琐生活的轻视。
- 舌端绵味认前尘:品茶的细腻口感让人想起过去的回忆。
- 书要坐搅枯肠读:读书需要安静,内心的惆怅则需要通过阅读来化解。
- 酒所浑消玉颊春:饮酒能够消解生活的烦恼,春天的美好在酒中得以延续。
- 曾饮日边甘露碗:回忆过去单纯而美好的饮茶时光。
- 沙溪难遣乱吾真:暗示在物质世界中难以找到内心的真实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茶神”比作一种崇高的存在,体现了茶的神圣。
- 拟人:通过“舌端绵味”赋予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如“书要坐搅/酒所浑消”。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茶展开,表达了对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作者通过茶与自然的结合,反映出一种追求宁静与真实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茶:象征清雅与宁静,代表着生活的质感。
- 山泉:象征自然的纯净与生命的活力。
- 竹:象征高洁与坚韧,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书:象征知识与智慧,反映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
- 酒:象征生活的欢愉与解脱,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热爱? a. 酒
b. 茶
c. 书
d. 花 -
“石鼎山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自然的纯净
c. 生活的烦恼
d. 诗人的遗憾 -
诗中提到的“竹裹烹煎”主要是指什么? a. 茶的烹煮方式
b. 生活的繁琐
c. 书的阅读方式
d. 酒的酿造方法
答案:
- b. 茶
- b. 自然的纯净
- a. 茶的烹煮方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茶》 by 陶渊明
- 《月下独酌》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与陶渊明的《饮茶》,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茶的热爱,但前者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后者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我陶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茶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