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烛烬香残帘未卷》

时间: 2025-01-06 11:35:02

烛烬香残帘未卷,梦初惊。

花欲谢,深夜,月胧明。

何处按歌声,轻轻。

舞衣尘暗生,负春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诉衷情·烛烬香残帘未卷
作者: 韦庄 〔唐代〕
烛烬香残帘未卷,梦初惊。
花欲谢,深夜,月胧明。
何处按歌声,轻轻。
舞衣尘暗生,负春情。

白话文翻译:

烛火已熄,香气渐散,窗帘尚未卷起,我的梦初被惊醒。
花快要凋谢,深夜里,月光朦胧而明亮。
哪里传来轻柔的歌声?
舞衣上积满了尘埃,承载着春天的情意。

注释:

  • 烛烬:蜡烛燃尽后的残留部分,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消逝。
  • 香残:香气已淡,暗示着美好事物的逝去。
  • 帘未卷:窗帘没有卷起,可能表示一种封闭的状态。
  • 梦初惊:刚刚从梦中惊醒,表达了一种不安与惆怅的情感。
  • 花欲谢:花正要凋谢,象征着青春的流逝和美好的短暂。
  • 月胧明:朦胧的月光,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冷的氛围。
  • 按歌声:轻声歌唱,传达出一种柔和的情感。
  • 舞衣尘暗生:舞衣上积满了灰尘,暗示着春天的美好已经过去。
  • 负春情:承载着春天的情感,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836年-910年),字子华,号楚江,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重要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著称,作品多描写离愁别绪,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诉衷情》是韦庄在晚唐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一首词,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与当时社会的动荡。这首词写于他流亡生涯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诉衷情·烛烬香残帘未卷》是韦庄情感表达的典范。开头的“烛烬香残”便将一种孤寂的氛围营造了出来,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苍凉。随着“梦初惊”的出现,读者感受到了一种突然的惊醒,似乎在梦中与美好相遇,却又被现实的冷酷所唤醒。

接下来的“花欲谢,深夜,月胧明”更是将情感推向深处,花的凋谢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的逝去,而朦胧的月光则映衬出一种无奈与惆怅。此时,诗人不仅是在诉说个人的情感,更是在描绘一个普遍存在于人心中的孤独与遗憾。

“何处按歌声,轻轻”一句,轻柔的歌声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似乎在寻找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而“舞衣尘暗生,负春情”则是对往昔春日美好时光的追忆,舞衣上的尘埃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过往的遗憾。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烛烬香残帘未卷:蜡烛熄灭,香气散去,窗帘还未卷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
  • 梦初惊:刚刚从梦中惊醒,感受到一种不安与惆怅。
  • 花欲谢,深夜,月胧明:花即将凋谢,深夜的月光朦胧而明亮,反映出一种生命的无常与短暂。
  • 何处按歌声,轻轻:歌声轻柔,却显得孤寂,似乎在向过去的美好时光发出呼唤。
  • 舞衣尘暗生,负春情:舞衣上沾满尘埃,承载着春天的情感,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烛火与生命的短暂相联系,暗示时间的流逝。
  • 拟人:花欲谢,赋予花以人的情感,增强情感的表现。
  • 对仗:如“梦初惊”与“何处按歌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流逝岁月的感慨,展现了孤独、惆怅与思念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烛光: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光明的短暂。
  • 香气:代表着美好的回忆与情感的消逝。
  • :象征青春、爱情与美好的事物。
  • 月光:暗示着孤独与思念。
  • 尘埃:象征时间的流逝与遗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烛烬香残”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欢快
    B. 孤独
    C. 愤怒
    D. 喜悦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花欲谢”象征着__的流逝。

  3. 判断题: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对美好爱情的憧憬。 (对/错)

答案:

  1. B
  2. 青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声声慢》:同样表达了离愁别绪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 温庭筠《更漏子》: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思念,风格相近。

诗词对比:

  • 韦庄《诉衷情》李煜《虞美人》:两者都表现了对失去美好事物的惋惜,但韦庄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而李煜则更注重于对逝去繁华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