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明府赴青城》

时间: 2025-01-06 07:39:48

清冬宾御出,蜀道翠微间。

远雾开群壑,初阳照近关。

霜潭浮紫菜,雪栈绕青山。

当似遗民去,柴桑政自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崔明府赴青城
清冬宾御出,蜀道翠微间。
远雾开群壑,初阳照近关。
霜潭浮紫菜,雪栈绕青山。
当似遗民去,柴桑政自闲。

白话文翻译:

在清冷的冬日,宾客随皇帝出行,蜀道在翠绿的山间蜿蜒。远处的雾气在山谷中散去,初升的阳光洒在附近的关口。霜冻的潭水上漂浮着紫色的菜叶,雪覆盖的栈道环绕着青山。想必就像那些流亡的百姓离去了一样,柴桑的政务变得闲适。

注释:

  • 宾御:指随皇帝出行的宾客和御驾。
  • 翠微:形容山色青翠,微微的绿色。
  • 群壑:多个山谷。
  • 初阳:指早上的太阳。
  • 霜潭:结霜的水潭。
  • 紫菜:一种水生植物,通常指紫色的藻类。
  • 雪栈:被雪覆盖的栈道。
  • 遗民:指流亡或被遗弃的百姓。
  • 柴桑:指柴桑山,历史上与政治、民生有关系。

典故解析:

“遗民”一词常用于形容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反映出诗人对民生的关怀。柴桑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地方,和田园生活有密切关系,代表安宁与闲适的政治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耿湋,字子昭,唐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他的诗常带有哲理,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以此诗送别朋友崔明府,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隐含了对政治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复杂和民生的疾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冬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蜀道的风光与人文情怀,浓厚的自然气息中蕴含着对政治的反思。开篇即以“清冬”点明季节,给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感觉。接着描绘蜀道的青翠,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韧性。诗中“远雾开群壑”展现出一种恍惚的意境,似乎在暗示着人们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霜潭浮紫菜,雪栈绕青山”两句,细腻地刻画了冬季的景象,同时通过紫菜和雪栈的对比,营造出了一种和谐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遗民去,柴桑政自闲”来表达对流亡者的同情,对政局的思考,透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希望。

整首诗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对友人的祝福,既有视觉的享受,又引发人们对现实的深思,是一首具有深层含义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冬宾御出:清冷的冬季,皇帝的宾客随行出门。
  2. 蜀道翠微间:蜀道依偎在青翠的山色之间。
  3. 远雾开群壑:远处的雾气散去,露出了多个山谷。
  4. 初阳照近关:初升的阳光照耀着附近的关口。
  5. 霜潭浮紫菜:霜冻的水潭上漂浮着紫色的菜。
  6. 雪栈绕青山:被雪覆盖的栈道环绕着青山。
  7. 当似遗民去:想必就像那些被遗弃的百姓一样。
  8. 柴桑政自闲:柴桑的政治事务变得悠闲自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霜潭浮紫菜,雪栈绕青山”形成工整对称。
  • 意象: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交织,形成独特的意象。
  • 比喻:将政治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暗示对社会的思考。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关怀,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冬季:象征孤寂与清冷。
  • 蜀道:象征旅途与人生的道路。
  • 紫菜:象征生机与自然的馈赠。
  • 青山:象征稳固与永恒。
  • 遗民:象征社会的苦难与无奈。
  • 政自闲:象征政治的安宁与人们的安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蜀道”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四川
    • B. 陕西
    • C. 云南
  2. “初阳照近关”中的“初阳”指的是什么?

    • A. 早晨的阳光
    • B. 中午的阳光
    • C. 傍晚的阳光
  3. 诗句“当似遗民去”的意思是什么?

    • A. 表达对流亡者的同情
    • B. 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C. 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四川
  2. A. 早晨的阳光
  3. A. 表达对流亡者的同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别》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了动荡中的社会现状,但更显忧国忧民之情。
  • 《送别》:同样表现了对朋友的祝福,但侧重于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