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海明上人(一作赠朗公)
作者: 耿湋 〔唐代〕
来自西天竺,持经奉紫微。
年深梵语变,行苦俗流归。
月上安禅久,苔生出院稀。
梁间有驯鸽,不去复何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来自西天竺的僧人(海明上人)持经奉道的精神,他在长年累月的修行中,梵文的意义逐渐发生了变化,身心却依旧受到世俗的困扰。夜晚宁静时,他在禅房中静坐,院子里长满了稀疏的苔藓。梁间有一只驯鸽,它不愿意飞走,那么它又该依赖什么呢?
注释
- 海明上人:指一位高僧,"海明"寓意深远,象征智慧与明亮。
- 西天竺:古代对印度的称呼,佛教的发源地。
- 紫微:天帝或神明的象征。
- 梵语:佛教经典的语言。
- 安禅:指安静地进行禅修。
- 苔生:苔藓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
- 驯鸽:象征着归属和依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耿湋(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擅长诗歌与禅宗,作品多涉及佛教思想,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为题材,表达内心的感悟与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影响日益深远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僧人的修行生活,反映出对世俗与超脱的思考,流露出对禅理的理解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修行的孤独与宁静。开篇直接提到僧人的来源与使命,营造出一种神圣感,同时也暗示了他在修行中的艰辛。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展现了修行者内心的挣扎与对世俗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月上安禅久,苔生出院稀”一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时间的流逝,苔藓的生长象征着岁月的积淀与心境的沉静。最后以“梁间有驯鸽,不去复何依”作结,抒发了一种对归属感的探寻与思考,让人不禁深思,追求内心的安宁与归宿的真谛。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外而内,先描摹出僧人外在的修行环境,再深入其内心的感受,形成了一个闭合而富有哲理的结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来自西天竺:开篇介绍僧人的来源,提示其高深的佛教背景。
- 持经奉紫微:表明他持有经典,供奉神明,显示其虔诚。
- 年深梵语变:时间久了,梵文的意义已发生变化,暗示理解的复杂性。
- 行苦俗流归:虽然在修行,仍受世俗困扰,表现出内心的矛盾。
- 月上安禅久:夜晚安静,僧人沉浸在禅修之中,象征内心的平和。
- 苔生出院稀:环境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反映出孤独与冷清。
- 梁间有驯鸽:驯鸽象征着依赖与归宿,表达出对归属的思考。
- 不去复何依:提出问题,表达对生命意义与归属感的探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苔生”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了修行的艰辛与孤独。
- 拟人:驯鸽的描绘使其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修行与世俗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禅理的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天竺:象征佛教的源头。
- 紫微:代表神圣与尊崇。
- 苔生:时间流逝,孤独的象征。
- 驯鸽:归属与依赖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僧人来自哪里?
- A. 西天竺
- B. 东方
- C. 南海
-
“月上安禅久”中的“安禅”指的是什么?
- A. 安静修行
- B. 安静睡觉
- C. 安静聊天
-
诗中驯鸽象征着什么?
- A. 自由
- B. 归属
- C. 旅行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相思》 王维
- 《临江仙》 唐婉
诗词对比
- 《赠海明上人》与《静夜思》: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但前者更偏重于修行与内心的探寻,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的展现。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欣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