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时间: 2024-10-17 03:33:08

露霏藓冷。

独立看吟鬓。

庭气如波春月凝,只欠旧时花影。

梦魂不度江潮。

江南燕子迢迢。

听到漏声五转,醒来又是明朝。

意思解释

清平乐

作者: 姚燮 〔清代〕

原文展示:

露霏藓冷。独立看吟鬓。庭气如波春月凝,只欠旧时花影。梦魂不度江潮。江南燕子迢迢。听到漏声五转,醒来又是明朝。

白话文翻译:

露水湿润,青苔冰凉。我独自站立,凝视着自己的鬓发。庭院里的气氛如同春天的月光静谧,只是缺少了往日的花影。梦中的魂魄无法渡过江潮,江南的燕子飞得遥远。听到漏水声一阵阵,醒来时又是明天的早晨。

注释:

  • 露霏:露水细密的样子,形容清晨的湿气。
  • 藓冷:青苔的冰凉,传达了清晨的寒意。
  • 独立:独自站着,表现出孤独的情绪。
  • 吟鬓:吟唱时,鬓发轻轻晃动,形象描绘了诗人的状态。
  • 庭气:庭院的气氛,意指环境的宁静。
  • 只欠:只差,缺少的意思。
  • 旧时花影:往日花影的美好景象,暗含对往昔的怀念。
  • 梦魂不度江潮:梦中的灵魂无法渡过江水,象征着对过往的无奈和失去。
  • 江南燕子迢迢:江南的燕子飞得远,暗示相思之远。
  • 漏声五转:漏水声传来五次,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
  • 醒来又是明朝:从梦中醒来,已是新的一天,传达出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清代诗人,以其清丽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同时也流露出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清平乐》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清丽而又饱含情感的词作。首句“露霏藓冷”便以细腻的自然描写引入,营造了清晨的氛围,反映出诗人独自面对清晨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的“庭气如波春月凝”,更是通过明亮而温柔的意象,将宁静的庭院与春月的美好相结合,表达出一种静谧而又怀旧的情感。

词中“只欠旧时花影”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表现出对失去的遗憾和对美好回忆的向往。随后,“梦魂不度江潮”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梦境与现实之间的隔阂令人感受到深深的惆怅。江南燕子的描绘,既是对故乡的思念,也象征着一种无可奈何的离别。

最后的“听到漏声五转,醒来又是明朝”则以时间的流逝作为结尾,揭示出生命的无常与变化。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在孤独与怀旧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霏藓冷:晨露湿润,青苔冰冷,描绘出清晨的自然状态与诗人的孤独感。
  • 独立看吟鬓:独自站立,静静地看着自己的鬓发,象征着孤独与自省。
  • 庭气如波春月凝:庭院中气氛如春月般静谧,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
  • 只欠旧时花影:怀念过去的美好,只缺少那时的花影,表现出对逝去时光的遗憾。
  • 梦魂不度江潮:梦中的灵魂无法渡过江水,寓意着对过去的眷恋与无法回归。
  • 江南燕子迢迢:江南的燕子飞得遥远,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
  • 听到漏声五转:听到滴水声,营造出深夜的宁静与孤寂。
  • 醒来又是明朝:从梦中醒来,已是新的一天,强调时间的无情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庭气如波春月凝”,通过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如“梦魂不度江潮”,赋予梦魂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露霏藓冷”与“独立看吟鬓”,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露水:象征着清晨的宁静与纯洁。
  • 青苔:代表了自然的冷清与孤独。
  • 庭院:象征着内心的世界与对往昔的回忆。
  • 江潮:暗指人生的变迁和无法回归的时光。
  • 燕子: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具有故乡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露霏藓冷”中“霏”字的意思是: A. 雨水 B. 细密的样子 C. 风声

  2. “只欠旧时花影”中的“旧时”指的是: A. 未来的时光 B. 过去的美好时光 C. 现在的状态

  3. “梦魂不度江潮”表达了诗人的: A. 无奈与思念 B. 快乐与幸福 C. 忍耐与忍受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时间的思考,意象丰富,情感细腻。
  • 《静夜思》: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清平乐》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姚燮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