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鹤亭 其二》

时间: 2025-01-01 21:32:05

隐隐青山晓雾开,望中谁谓有亭台。

山人一去无消息,空想仙翁看鹤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隐隐青山晓雾开,
望中谁谓有亭台。
山人一去无消息,
空想仙翁看鹤来。

白话文翻译

隐约的青山在晨雾中渐渐显露,
远望之中,谁又说这里有亭台呢?
那位山人一去,无音信可寻,
我只能空想那位仙翁看鹤而来。

注释

  • 隐隐:隐约、模糊不清的样子。
  • 晓雾:晨雾,清晨的雾气。
  • 亭台:指楼阁、亭子等建筑物。
  • 山人:指隐居在山中的人,通常是指道士或隐士。
  • 消息:音信,信息。
  • 仙翁:指道教中的仙人,通常被认为是长寿而有智慧的人。
  • :象征长寿和仙境,鹤常常与神仙相伴。

典故解析

“仙翁”与“鹤”是古代道教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常用来表示追求长生不老和隐居生活的理想。鹤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与仙人相联系,代表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俨(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仲明,号惭愧山人,擅长诗文,作品多表现自然山水之美。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带有隐士的情怀和道家思想。

创作背景

《放鹤亭》是胡俨在隐居生活中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作背景可能与他在山中独处、思考人生的经历有关。

诗歌鉴赏

胡俨的《放鹤亭 其二》是一首意蕴深厚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朋友的思念。开头两句“隐隐青山晓雾开,望中谁谓有亭台”,描绘出一个清晨的宁静场景,青山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感觉。诗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似乎在思考着某种人生哲理。接下来的“山人一去无消息”,则引发了对隐居者的思念,表现出一种孤独感和对未知的渴望。

最后一句“空想仙翁看鹤来”,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对仙翁的幻想之中,鹤作为长寿和超脱的象征,让人联想到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诗词解析

  • 隐隐青山晓雾开:描绘了清晨山色在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 望中谁谓有亭台:表达出诗人对远方景象的遐想,疑问中流露出一种孤独的思考。
  • 山人一去无消息:直接表达了对隐士的思念,暗示了人事的无常和对过去的怀念。
  • 空想仙翁看鹤来:通过对仙翁与鹤的幻想,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逍遥自在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山、晓雾作为情感的载体,通过自然描写反映内心的孤独。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词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过往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自然的永恒与宁静,代表诗人向往的隐居生活。
  • 晓雾:象征朦胧的情感与思绪,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 亭台:代表人间的安宁与美好,但在诗中却显得遥不可及。
  • 仙翁:象征超脱的生活与理想,代表着诗人对长生与自由的向往。
  • :象征长寿与自由,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愿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人”指代的是?

    • A. 一位隐士
    • B. 一位商人
    • C. 一位学者
    • D. 一位士兵
  2. “空想仙翁看鹤来”中的“鹤”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权力
    • C. 长寿
    • D. 学识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喜悦
    • B. 忧伤
    • C. 愤怒
    • D. 疲惫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与隐逸情怀,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夜泊牛渚怀古》: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虽情感有所不同,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胡俨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与人生:从古诗看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