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中崔中丞宅见海红摇落一花独开
何事一花残,闲庭百草阑。
绿滋经雨发,红艳隔林看。
竟日馀香在,过时独秀难。
共怜芳意晚,秋露未须团。
白话文翻译:
在夏天的崔中丞宅邊,见到一朵海红花摇曳着凋落,独自盛开。
为何只剩一朵花凋残,闲庭中百草已生长到围栏旁。
雨后绿意盎然,红花在林间独自可见。
整天只留香气,过了时节再难独自绽放。
大家都怜惜芳香意晚,秋露来临时不必再团聚。
注释:
- 何事:意为何缘,表示疑问。
- 残:凋谢、衰败。
- 闲庭:空闲的庭院。
- 阑:栏杆、围栏。
- 滋:滋生、发芽的意思。
- 红艳:红色鲜艳的花朵。
- 竟日:整日、终日。
- 馀香:剩余的香气。
- 独秀:独自绽放、独特的表现。
- 共怜:大家都怜惜。
- 芳意:花的芳香和美意。
- 秋露:秋天的露水。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长卿,唐代诗人,号望之,生于公元709年,卒年不详。他以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夏季,表达了对一朵海红花独自开放的怜惜之情,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敏感观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夏中崔中丞宅见海红摇落一花独开”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夏日庭院的静谧画面。诗的开头以“何事一花残”引出独自盛开的海红,显示出生命的孤独和无奈。接下来的“闲庭百草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闲适,与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诗中“绿滋经雨发”展示了雨后草木的勃勃生机,而“红艳隔林看”则将花的艳丽与周围环境的宁静相对照,显示出一种美丽而又孤独的景象。
诗的后半部分,“竟日馀香在,过时独秀难”则感慨时间流逝,花的独特之美难以长久,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在此刻显得格外明显。“共怜芳意晚,秋露未须团”表达了对生命晚期的同情和理解,强调了在秋露来临之前,花的美丽与芳香应当得到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短暂,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何事一花残”:感叹为何只剩一朵花凋零,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惋惜。
- “闲庭百草阑”:描绘环境的宁静与生机,突出花的孤独。
- “绿滋经雨发,红艳隔林看”:对比雨后草木的生长与花的艳丽,渲染出自然的美。
- “竟日馀香在,过时独秀难”:反思时间的流逝,表达花的美难以长久。
- “共怜芳意晚,秋露未须团”:呼唤珍惜生命与美好时光的意识。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花的孤独与环境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赋予花以情感,体现其独自开放的无奈。
- 隐喻:花象征生命,映射人类的短暂与脆弱。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悟。
意象分析:
- 花: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丽。
- 草:代表自然的生机与繁荣。
- 香气:象征着美好回忆与生命的留存。
- 秋露:暗示生命的终结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颜色的?
- A. 白色
- B. 红色
- C. 绿色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丽
- B. 生命的短暂
- C. 人生的哲理
- “秋露未须团”意指什么?
- A. 花已凋零
- B. 秋天即将来临
- C. 不必再团聚
-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颜色的?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头》
-
诗词对比:
- 比较《夏中崔中丞宅见海红摇落一花独开》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刘长卿更多表现生命的孤独与短暂,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长卿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