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处士归州,因寄林山人
陵阳不可见,独往复如何。
旧邑云山里,扁舟来去过。
鸟声春谷静,草色太湖多。
傥宿荆溪夜,相思渔者歌。
白话文翻译:
送别隐士回归故地,顺便寄给林山人。
陵阳再也看不见了,独自往返又该如何?
旧时的故乡在云山之间,扁舟来去已然经过。
鸟鸣春谷安静无声,草色在太湖显得繁茂。
如果在荆溪夜宿,便会听到渔者的相思之歌。
注释:
- 陵阳:一个地名,指的是作者所思念的地方。
- 不可见:看不见,表示距离遥远或心中遗憾。
- 旧邑:旧时的故乡。
- 扁舟:小船,象征着游历与漂泊。
- 鸟声春谷:春季的鸟鸣声,描绘宁静的自然环境。
- 草色太湖:太湖的草色,表现出繁茂生机的景象。
- 傥宿:如果,表示假设。
典故解析:
- 荆溪:古代的水域,常被文人歌咏,象征着隐逸和自由。
- 渔者歌:渔者的歌声常常与思乡、离别相联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相思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长卿,唐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及对故乡的思恋。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归乡的祝福和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景的描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开篇“陵阳不可见,独往复如何”,即阐明了对故乡的距离感和无法再回的遗憾。接着“旧邑云山里,扁舟来去过”则反映了诗人曾经的游历经历,扁舟成为了他与故乡之间的桥梁,象征着漂泊的孤独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中间的“鸟声春谷静,草色太湖多”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繁茂,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最后一句“傥宿荆溪夜,相思渔者歌”,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渔者的歌声象征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形成了诗歌情感的圆满闭合。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孤独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陵阳不可见:表达了对故乡的距离感。
- 独往复如何:询问自己是否应继续往返,表现内心的迷茫。
- 旧邑云山里:回忆故乡的美丽,带有怀旧之情。
- 扁舟来去过:象征着漂泊的生活。
- 鸟声春谷静:春天的宁静,给人以安慰。
- 草色太湖多:描绘春天的生机。
- 傥宿荆溪夜:假设在荆溪住宿,渔者的歌声成为思乡的象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扁舟比作与故乡之间的桥梁。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思乡与隐逸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故乡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陵阳:象征故乡的遥远与眷恋。
- 扁舟:象征漂泊与自由。
- 鸟声:象征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草色:象征生命的繁茂与希望。
- 荆溪夜:象征着隐逸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陵阳”是指什么?
- A. 一片森林
- B. 一个地名
- C. 一条河流
-
“扁舟来去过”中的“扁舟”象征着?
- A. 游历与漂泊
- B. 宁静的生活
- C. 伤心的回忆
-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
- A. 忘却
- B. 思念
- C. 恨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别》同样描写了送别场景,情感上更为沉重,反映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而刘长卿的《送处士归州》则更偏向于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的赞美,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