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行
马戴 〔唐代〕
路岐长不尽,客恨杳难通。
芦荻晚汀雨,柳花南浦风。
乱钟嘶马急,残日半帆红。
却羡渔樵侣,闲歌落照中。
白话文翻译:
这条路漫长无尽,旅人的愁苦难以诉说。
夕阳下雨中的芦苇与荻草,柳花随南风飘荡。
钟声混乱,马儿急促地奔跑,残阳下半帆红色的船只。
我羡慕那些渔夫和樵夫,他们在落日的余晖中悠闲地歌唱。
注释:
字词注释:
- 岐:分岔的道路。
- 恨:指愁苦、怨恨。
- 杳:深远,难以得知。
- 汀:水边的小洲。
- 柳花:柳树的花,带有春天的气息。
- 乱钟:指钟声混乱,形象地表现出急促的情景。
- 嘶马:马的嘶鸣声,象征急促和紧张。
- 羡:羡慕,向往。
- 樵:砍柴的人。
典故解析:
- 渔樵侣:渔夫和樵夫,代表着一种简单、自由的生活方式。这一意象常见于中国诗词中,象征着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戴,字少卿,唐朝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客行》写于诗人旅途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旅途的孤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客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旅途诗,作者通过描绘旅途的景象,表达了身为客人的孤独与愁苦。开头两句“路岐长不尽,客恨杳难通”以直接的方式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离别的痛苦。路的无尽和愁苦的难以倾诉,勾画出一种无奈与孤寂的氛围。
接下来的“芦荻晚汀雨,柳花南浦风”则转向自然景色,描绘了旅途中所见的美丽画面,似乎在感叹尽管身处美丽的自然之中,内心的孤独感依旧无法消解。接下来的描写中,钟声与马鸣,夕阳与船帆,构筑了一幅生动的旅途画面,但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归家的无奈。
最后的“却羡渔樵侣,闲歌落照中”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渔夫和樵夫那种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的对比,诗人展现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渴望,流露出一种深深的羡慕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路岐长不尽:路途的分岔无尽,暗示旅途的遥远与艰辛。
- 客恨杳难通:作为客人,内心的愁苦难以诉说,表现了孤独感。
- 芦荻晚汀雨:描绘雨中芦苇和荻草的景象,渲染了旅途的情景与氛围。
- 柳花南浦风:柳花随风飘动,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和谐美。
- 乱钟嘶马急:钟声混乱、马儿急促,反映了旅途的紧张与匆忙。
- 残日半帆红:夕阳下的船帆,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归乡的渴望。
- 却羡渔樵侣:诗人对渔夫与樵夫那种自由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 闲歌落照中:落日下的悠闲歌唱,形成了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乱钟嘶马急”通过声音的描写传达紧迫感;“却羡渔樵侣”则通过对比渔樵的悠闲与自己的孤独,突出了主题。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路岐:象征旅途的艰辛与不尽的孤独。
- 芦荻:自然的美丽,代表生活的多样性与变化。
- 柳花:春天的象征,表达了生机与希望。
- 渔樵:隐逸生活的代表,象征着简单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路岐长不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孤独
C. 快乐 -
诗中提到的“渔樵侣”象征着什么?
A. 旅行者
B. 隐逸生活
C. 家庭 -
诗的最后一句“闲歌落照中”传达了什么意境?
A. 忧伤
B. 悠闲
C. 紧张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李白《庐山谣》:描绘了山水之间的闲适与自由。
诗词对比:
- 《客行》与《送别》比较: 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客行》更突出旅途的孤独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送别》则更侧重于友情与离别的伤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