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道上黄埃扑马鞍,
汗流如水透中单。
忽惊疏雨林梢过,
急换罗衣更怯寒。
白话文翻译:
在道路上,黄土飞扬扑打着马鞍,
汗水像水一样流淌,透湿了内衣。
突然间,稀疏的细雨从树梢飘过,
我急忙换上薄衣,更加感到寒冷。
注释:
- 扑:扑打,击打。
- 马鞍:骑马时坐的器具。
- 汗流如水:形容流汗的多,出汗如同流水。
- 透中单:透湿内衣,内衣是指中衣。
- 忽:突然。
- 惊:惊动,惊讶。
- 疏雨:细小的雨,稀疏的雨。
- 林梢:树的顶部或边缘。
- 急换:迅速地更换。
- 罗衣:轻薄的衣服,通常指夏季衣物。
- 怯寒:害怕寒冷。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的感受却反映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深刻感受。在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常以旅途为题,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天柱,是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及军事家。他的诗风刚健,作品多描绘自然、旅途和人生哲理,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旅行途中,反映了他在旅途中的艰辛与对自然的敏感。在元末动荡时期,身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刘基,常常面临着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诗作中流露出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
诗歌鉴赏:
《过闽关九首 其七》是一首典型的描写旅途艰辛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所经历的困境与感受。首句“道上黄埃扑马鞍”,生动地描绘出路途的艰难,黄土飞扬,仿佛在诉说着旅途的艰辛与疲惫。接着“汗流如水透中单”,以汗水的流淌来强调旅途的艰辛,汗水透湿了内衣,显示出他在行走中的辛苦和劳累。第三句“忽惊疏雨林梢过”,突显了自然环境的变化,细雨的突然降临让人感到意外,也暗示了旅途中的不确定性。最后一句“急换罗衣更怯寒”,在细雨中急忙更换衣物,却更感到寒冷,表现出旅途中的无奈与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细腻,既有自然的生命力,又有对人身处逆境时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上黄埃扑马鞍:描绘了旅途的尘土飞扬,突显行路之艰辛。
- 汗流如水透中单:通过汗水的流淌展示出旅行的辛劳,内衣被汗水浸透,感受到了旅途的疲惫。
- 忽惊疏雨林梢过:细雨的降临打破了之前的沉闷,传达出自然的变化。
- 急换罗衣更怯寒:在细雨中急忙更换衣物,却感觉更加寒冷,体现了旅途中的无奈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汗流如水,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的疲惫。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雨从林梢“过”,赋予自然景象以动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旅途艰辛的描绘,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和旅途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黄埃: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尘土飞扬的环境。
- 汗水:代表着努力与付出,体现了诗人对艰难旅途的真实感受。
- 疏雨:细雨象征着变化与不确定性,带来清新但也增添了寒意。
- 罗衣:轻薄的衣物,象征着脆弱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黄埃”指的是什么?
- A) 细雨
- B) 尘土
- C) 雪
-
诗人在旅途中感到什么?
- A) 温暖
- B) 疲惫
- C) 快乐
-
诗中“急换罗衣更怯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无奈与寒冷
- C) 舒适
答案:
- B) 尘土
- B) 疲惫
- B) 无奈与寒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春望》与《过闽关九首 其七》都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对生活的感悟,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而刘基的诗则更加个人化,专注于个人的旅途体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情感与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