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驮引》
时间: 2025-01-01 10:41: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蜀驮引
冯涓 〔唐代〕
昂藏大步蚕丛国,曲颈微伸高九尺。
卓女窥窗莫我知,严仙据案何曾识。
自古皆传蜀道难,尔何能过拔蛇山。
忽惊登得鸡翁碛,又恐碍著鹿头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蜀地的艰难险阻和旅途中的风景。诗人昂首阔步走在蜀道上,前方的景象壮观而令人震撼。曲颈的青蛇在高高的山上悠然自得,身姿优美。窗外的女子并未察觉到我的存在,而那位严肃的仙人又怎会对我有所了解。自古以来,蜀道就以其艰难而著称,你又怎能轻易通过拔蛇山呢?忽然想起我已登上鸡翁碛,但又担心会被鹿头关的险阻所困。
注释
- 昂藏:昂首阔步,气宇轩昂的样子。
- 蚕丛国:蜀地,古代蜀国的代称。
- 曲颈:比喻高山或蛇的形态,指蜀道的曲折。
- 卓女:传说中的女子,可能指神话中的人物。
- 严仙:指道教的神仙,严肃的形象。
- 蜀道难:自古以来,蜀道以艰险著称,出自《蜀道难》。
- 拔蛇山:指险峻的山脉。
- 鸡翁碛:地名,指蜀地的一个地方。
- 鹿头关:又一险要之地,象征着艰难险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涓,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描绘山水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那时对蜀道的艰险经历了大量的描写和讨论。诗人通过个人的旅途体验,表达了蜀道的险峻与壮丽。
诗歌鉴赏
《蜀驮引》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蜀道的壮丽与艰辛。诗中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事的感慨。开头的“昂藏大步蚕丛国”便展现了诗人自信的气度和对旅途的期待,随之而来的“曲颈微伸高九尺”则通过蛇的形象暗示了蜀道的蜿蜒曲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用“卓女窥窗”和“严仙据案”来表达了一种孤独与被忽视的情感,仿佛在提醒读者即使身处壮丽的自然中,内心的孤寂依旧存在。而“自古皆传蜀道难”则是对蜀道艰难的承认和反思,体现了人们对自然险阻的敬畏与无奈。
最后,诗人提到“鸡翁碛”和“鹿头关”,这些地名不仅增强了诗的地域性,也进一步强调了旅途中的不安与惧怕,展现了旅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地将蜀道的壮丽与艰难展现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昂藏大步蚕丛国:描绘了诗人自信的姿态,昂首阔步走在蜀地。
- 曲颈微伸高九尺:比喻蜀道的曲折,暗示前行的艰难。
- 卓女窥窗莫我知:表现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被忽视。
- 严仙据案何曾识:暗示对超然物外的神仙的敬畏。
- 自古皆传蜀道难:引入蜀道艰险的历史背景,增强诗的厚度。
- 尔何能过拔蛇山:质疑行者的勇气与能力。
- 忽惊登得鸡翁碛:表现旅途中对周围景象的惊喜。
- 又恐碍著鹿头关:再一次强调旅途中的不安与恐惧。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曲颈”比喻蜀道的曲折,生动形象。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结合,增强代入感。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围绕着蜀道的艰难与壮丽展开,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旅途的思考,表现了人类在面对自然险阻时的无奈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蜀道:代表艰难与挑战。
- 蛇:象征蜿蜒曲折,暗示险阻。
- 卓女、严仙:代表人事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孤独感。
- 鸡翁碛、鹿头关:地名象征,增强地域感与历史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昂藏”指什么?
- A. 低头
- B. 昂首阔步
- C. 蹒跚而行
- 答案:B
-
“自古皆传蜀道难”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蜀道容易
- B. 蜀道艰难
- C. 蜀道无人知
- 答案:B
-
“忽惊登得鸡翁碛”中“惊”字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失望
- B. 惊讶与兴奋
- C. 害怕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蜀道难》:李白的经典作品,描绘蜀道的艰险与壮丽。
诗词对比
- 《蜀道难》与《蜀驮引》:两首诗均描绘蜀道的艰险,但风格上,李白的《蜀道难》更为悲壮,而冯涓的《蜀驮引》则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思考,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