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十咏 其三》

时间: 2025-01-06 18:20:00

缤纷桃李尽成蹊,夹岸晴沙送马蹄。

远水落霞萧寺外,孤峰残雪断桥西。

阑干半倚青林出,睥睨遥看碧树齐。

小扇轻罗歌未阕,楼船已到百花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缤纷桃李尽成蹊,
夹岸晴沙送马蹄。
远水落霞萧寺外,
孤峰残雪断桥西。
阑干半倚青林出,
睥睨遥看碧树齐。
小扇轻罗歌未阕,
楼船已到百花堤。

白话文翻译:

满地的桃花和李花,纷纷落成小路,
岸边的晴沙送走了马蹄声。
远处的水面映着落霞,在寂静的寺庙外,
孤独的山峰上残留着雪,位于断桥的西侧。
我半倚在栏杆上,青翠的林木映入眼帘,
远远眺望,碧绿的树木齐刷刷地排成一片。
轻盈的小扇轻轻摇动,歌声未曾停歇,
而楼船已经抵达百花堤。

注释:

  • 缤纷:形容花朵色彩鲜艳,繁多的样子。
  • 成蹊:形容因有很多人走过而形成的小路。
  • 夹岸:指两岸。
  • 马蹄:马的脚印,象征着行人经过。
  • 落霞:夕阳西下,天边的霞光。
  • 萧寺:指的是寂静的寺庙。
  • 孤峰:独立的山峰。
  • 残雪:指尚未融化的雪。
  • 阑干:指栏杆。
  • 睥睨:俯视或远望的姿态。
  • 百花堤:指花朵繁盛的堤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应麟(1551-1602),字子华,号白沙,明代文学家、诗人。胡应麟的作品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风景,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西湖十咏》是胡应麟在游览西湖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对人文景观的思考。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吟咏。

诗歌鉴赏:

《西湖十咏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将桃李的繁盛与岸边的晴沙相结合,展现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远处的水面与落霞相映,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孤峰与残雪的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层次,也暗示了自然的冷峻与孤独,形成了与周围繁华的对比。

诗人在栏杆旁倚望,青林掩映,远方的碧树整齐而立,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最后两句“小扇轻罗歌未阕,楼船已到百花堤”,则是生活的片段,展现了游人们的欢愉与热闹,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份生动与活力。全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缤纷桃李尽成蹊:满地的桃花李花纷纷落下,形成小路,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2. 夹岸晴沙送马蹄:晴天沙滩上,马蹄声响,描绘出一种生动的场景。
  3. 远水落霞萧寺外:远处的水面映着落霞,旁边有一座寂静的寺庙,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4. 孤峰残雪断桥西:孤独的山峰上还有残雪,位于断桥的西侧,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
  5. 阑干半倚青林出:诗人半倚在栏杆上,青翠的林木映入眼帘,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
  6. 睥睨遥看碧树齐:远远地观望,碧绿的树木整齐排列,给人一种整齐美的感受。
  7. 小扇轻罗歌未阕:轻盈的小扇摇动,歌声还未结束,表现出欢乐的气氛。
  8. 楼船已到百花堤:楼船已经抵达百花堤,营造出一幅生动热闹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桃李成蹊比喻花开繁盛,生机勃勃。
  • 对仗:如“阑干半倚青林出,睥睨遥看碧树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小扇轻罗,体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西湖的自然景观,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桃李:象征春天的繁盛与希望。
  • 马蹄:代表着游人的欢快与生活的活力。
  • 远水与落霞:象征宁静与美丽的自然景观。
  • 孤峰与残雪:反映了自然的冷静与孤独。
  • 青林与碧树:表现出生命的蓬勃与生机。
  • 百花堤:象征着繁华与热闹的人文景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主要是哪个季节的?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2. 诗人半倚在什么地方观察风景? A. 树下
    B. 阑干
    C. 船上
    D. 岸边

  3. “小扇轻罗歌未阕”意指什么? A. 歌声已经停止
    B. 歌声仍在继续
    C. 船已经离开
    D. 风景已经改变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慨与思考。
  • 李白《庐山谣》:通过对庐山壮丽景色的描写,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归属。

粗略解读:

这两首诗与《西湖十咏 其三》一样,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深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西湖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