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丁亥九日,一九四七年》

时间: 2025-01-19 21:52:11

草瘁山昏怜野烧。

便说登高,谁与同歌啸。

秋色秋花浑瘦了。

阿侬却被秋花笑。

颤叶惊鸦寒正峭。

故国西风,匹马看残照。

九点齐州烟缥渺。

眼中天下吾犹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丁亥九日,一九四七年
作者: 黄咏雩

草瘁山昏怜野烧。便说登高,谁与同歌啸。
秋色秋花浑瘦了。阿侬却被秋花笑。
颤叶惊鸦寒正峭。故国西风,匹马看残照。
九点齐州烟缥渺。眼中天下吾犹小。

白话文翻译

草木枯萎,山色昏暗,让人怜惜荒野的火烧。说起来登高,谁愿意和我同声歌唱呢?
秋天的颜色和花都变得憔悴了,而你却对秋花微笑。
颤动的树叶惊动了寒鸦,正值严寒时节。故乡的西风中,我骑马独自看着夕阳残照。
九点钟的齐州烟雾缭绕,眼前的世界在我心中却依旧渺小。

注释

  • 草瘁:草木枯萎。
  • 野烧:指荒野的火灾。
  • 登高:指登上高处,常与秋天的登高活动有关。
  • 阿侬:亲昵的称呼,可能指代朋友或爱人。
  • 颤叶:抖动的树叶。
  • 惊鸦:被惊动的乌鸦。
  • 残照:夕阳的余晖。
  • 齐州:指齐州,今山东省淄博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咏雩(1919-2006),近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多变,常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对社会、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1947年,正值中国处于动荡社会时期,作者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感伤,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感。

诗歌鉴赏

《蝶恋花·丁亥九日,一九四七年》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时局的感慨。开篇“草瘁山昏怜野烧”以自然景象引入,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凄凉。诗人通过“便说登高,谁与同歌啸”表达了独自一人的孤独,尽管有登高的意愿,但却无人相伴,显得格外苍凉。

接着“秋色秋花浑瘦了”,将秋天的萧条与个人的内心感受结合在一起,阿侬的微笑与秋花形成对比,似乎在告诉读者,虽然外界环境已然凋零,但内心仍能寻找一丝温暖。后两句“颤叶惊鸦寒正峭”描绘了寒冷的秋风中,一片凋零的景象,映射出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九点齐州烟缥渺,眼中天下吾犹小”则是对自身渺小的深刻反思。纵使眼前的景象美好,但在历史的巨轮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故国、对人生的感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瘁山昏怜野烧:描写自然景象,草木枯萎,山色昏暗,表现秋天的凄凉。
  2. 便说登高,谁与同歌啸:表达孤独感,想要进行登高活动,但没有人陪伴。
  3. 秋色秋花浑瘦了:秋天的色彩和花朵都显得憔悴,暗示生命的无常。
  4. 阿侬却被秋花笑:阿侬(朋友或爱人)却对秋天的花朵微笑,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生命力。
  5. 颤叶惊鸦寒正峭:秋风中颤动的树叶惊动了寒鸦,体现出寒冷的气息。
  6. 故国西风,匹马看残照:骑马独自看着故乡的夕阳,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7. 九点齐州烟缥渺:描述齐州的迷雾,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8. 眼中天下吾犹小:反映出个人在历史和世界面前的渺小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秋色秋花浑瘦了”,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颤叶惊鸦寒正峭”,上下句意境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局的感同身受,以及在历史洪流中个人的渺小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草木: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2. 秋色/秋花:代表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凋零。
  3. 寒鸦:象征孤独和凄凉。
  4. 夕阳残照:象征希望的消逝与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阿侬”指的是谁?

    • A. 朋友
    • B. 爱人
    • C. 以上皆是
    • D. 无人
  2.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景象表达孤独感?

    • A. 秋色
    • B. 草瘁
    • C. 寒鸦
    • D. 夕阳
  3. 诗中提到的“齐州”在哪里?

    • A. 山东
    • B. 江苏
    • C. 浙江
    • D. 广东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对比黄咏雩的《蝶恋花》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但黄咏雩更侧重于对现实的无奈和孤独,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

参考资料

  • 诗词解析书籍:《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研究文章:关于黄咏雩及其作品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