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闻露》
时间: 2025-01-19 22:31: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闻露
作者: 陈曾寿 〔清代〕
独夜始知凉月色,竹影移廊,未觉成萧瑟。
微漾湖光荧暗壁,疏灯影里芙蓉白。
偷换流年情思积,草际烟浮,已了寒虫织。
欹枕不眠闻露滴,心心只替秋香湿。
白话文翻译:
在独自的夜晚,我开始感受到凉爽的月光,竹影摇曳在廊上,尚未意识到已变得萧瑟。
微微荡漾的湖水映射着昏暗的墙壁,稀疏的灯影下,白色的芙蓉花显得格外清丽。
悄悄地流逝着的时光,情思愈加深厚,草丛中升起的烟雾,已是寒虫在夜里低声织造。
我侧身在枕头上无法入眠,耳边只听见露珠滴落,心中只为秋天的香气而湿润。
注释:
- 凉月色:指的是清冷的月光。
- 竹影移廊:竹子的影子在廊道上摇曳。
- 微漾湖光:湖面微微荡漾的波光。
- 疏灯影里芙蓉白:稀疏的灯光下,白色的芙蓉花显得格外清晰。
- 偷换流年:暗指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积累。
- 草际烟浮:草丛间升起的烟雾。
- 寒虫织:夜里寒虫在低声鸣叫。
- 闻露滴:听见露水滴落的声音。
- 秋香湿:秋天的香气使心情感到湿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曾寿(约1645—1716)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擅长词曲,风格独特。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陈曾寿的诗词在艺术上注重意境,常常通过简单的场景传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蝶恋花 闻露》创作于一个独自的夜晚,诗人借助夜色与自然景象,表达对时间流逝与情感积累的思考。正值秋季,露水滴落的声音更是唤起了他对秋天气息的敏感与思绪。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 闻露》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思考。开头两句通过“凉月色”和“竹影移廊”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意境,反映诗人对夜的感受。接下来的“微漾湖光荧暗壁”和“疏灯影里芙蓉白”更是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清新的美感。
“偷换流年情思积”一句,诗人感慨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积累,暗示着岁月带来的无奈与深情。而“草际烟浮,已了寒虫织”则通过草丛中的烟雾与寒虫的鸣叫,进一步渲染出一种空灵的氛围,传达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最后两句“欹枕不眠闻露滴,心心只替秋香湿”直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无法入眠的状态,露水的滴落声伴随着秋天的香气,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浓厚的思念与情感的滋润。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个人对自然、时间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夜始知凉月色:独自一人度过夜晚,方才意识到月光的清凉。
- 竹影移廊,未觉成萧瑟:竹影摇曳在廊道上,尚未察觉到环境的萧瑟。
- 微漾湖光荧暗壁:湖面轻轻荡漾,映照出昏暗的墙壁。
- 疏灯影里芙蓉白:稀疏的灯光下,白色的芙蓉花显得清丽。
- 偷换流年情思积:时间悄然流逝,情感愈加深厚。
- 草际烟浮,已了寒虫织:草丛间升起的烟雾,已是寒虫在低声鸣叫。
- 欹枕不眠闻露滴:侧卧枕头,无法入眠,听到露水滴落。
- 心心只替秋香湿:心中因秋天的香气而感到湿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凉月色”比喻夜的清凉。
- 拟人:将“寒虫织”拟人化,赋予虫鸣以情感。
- 对仗:句子结构工整,形成对仗,如“草际烟浮,已了寒虫织”。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孤独、思念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及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观察。诗人通过夜晚的景象,引发对秋天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月:象征静谧与清凉,反映心境。
- 竹影:代表自然的宁静,增添环境的诗意。
- 湖光:象征流动与变化,隐喻时间的流逝。
- 芙蓉:象征纯洁与美丽,反映诗人的情感寄托。
- 露滴:象征细腻与柔情,传达思念与梦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竹影”是指什么?
A. 竹子本身
B. 竹子的影子
C. 竹子的声音
答案:B -
“凉月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觉?
A. 温暖
B. 清凉
C. 炎热
答案:B -
诗人为何无法入眠?
A. 听到了虫鸣
B. 想到了过去
C. 听到了露水滴落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同样描写夜晚的诗歌,展示孤独与思考。
- 《秋夕》:描绘秋天的气息与情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李白:同样以夜晚为背景,表达对思念的情感。
- 《月夜忆舍弟》杜甫:在夜晚中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对清代诗人及其作品的深入分析。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解读与鉴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