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病中》

时间: 2025-01-14 19:45:43

析析檐前竹,秋声拂簟凉。

病加阴已久,愁觉夜初长。

坐拾车前子,行看肘后方。

无端忧食忌,开镜倍萎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析析檐前竹,秋声拂簟凉。
病加阴已久,愁觉夜初长。
坐拾车前子,行看肘后方。
无端忧食忌,开镜倍萎黄。

白话文翻译:

在屋檐前的竹子轻轻摇曳,秋天的声音拂过凉爽的席子。
病痛已经持续很久,愁苦让人感到夜晚刚刚开始变长。
坐着捡起车上的栗子,走着时又回头看后方。
无缘无故地担心饮食的禁忌,打开镜子更显得面色萎黄。

注释:

  • 析析:形容竹子轻轻摇动的样子。
  • :竹席,供人坐卧用的席子。
  • 病加阴已久:病痛在阴雨天中更为严重,已持续很久。
  • 愁觉夜初长:愁苦的感觉使得夜晚似乎更漫长。
  • 车前子:车上所装的栗子,秋天的季节正是栗子成熟的时节。
  • 肘后方:指身后,诗人走路时回头看。
  • 无端:没有理由或原因。
  • 忧食忌:担心饮食的禁忌。
  • 开镜倍萎黄:照镜子时,面色显得更加苍白和萎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祜(约公元840年—约900年),字子华,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宫廷,因其作品风格清新、情感真挚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诗歌多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尤其擅长描写秋冬季节的景象和心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病中,反映了他在秋日的萧瑟氛围中对健康的忧虑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一种因病而生的愁苦与思索。

诗歌鉴赏:

《秋日病中》是张祜在病痛中的真实独白,整首诗展现了秋天的意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开头两句通过“析析檐前竹”和“秋声拂簟凉”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清冷,竹子在微风中摇曳,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病加阴已久,愁觉夜初长”则转入诗人的内心,病痛与秋天的阴霾交织,使得夜晚显得愈发漫长,愁苦加重。诗人以“坐拾车前子,行看肘后方”描绘了自己在病中无所事事的状态,既有对往日生活的怀念,也流露出对现状的无奈与焦虑。最后一句“无端忧食忌,开镜倍萎黄”则以审视自身的方式,揭示了因病而产生的对饮食的担忧,以及在镜子前看到的衰弱面容,表现出一种无奈的自嘲与深刻的自省。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析析檐前竹:描绘竹子的轻轻摇曳,暗示自然的静谧。
  2. 秋声拂簟凉:秋天的声音带来凉意,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3. 病加阴已久:暗示诗人因病而感受到的阴郁与时光的漫长。
  4. 愁觉夜初长:愁苦的心情让夜晚变得更加漫长。
  5. 坐拾车前子:表现诗人在病中无所事事,拾取栗子。
  6. 行看肘后方:走动时回头,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7. 无端忧食忌:忧虑饮食的禁忌,反映出对健康的担忧。
  8. 开镜倍萎黄:透过镜子看自己,感受到身体的衰弱。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的声音与竹子的摇曳赋予情感,增强了秋天的氛围。
  • 对仗:如“病加阴已久”与“愁觉夜初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身体的衰弱比作秋天的萧索,强化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病中的孤独与无奈,反映出对健康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表达诗人内心的坚忍。
  2. 秋声:代表季节的变迁,暗示生命的无常。
  3. :象征着诗人的脆弱与无奈。
  4. 栗子:代表秋天的丰收,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往日生活的怀念。
  5. 镜子:象征自我反省,表现出内心的挣扎与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坐拾车前子”指的是什么? A. 捡起落在地上的东西
    B. 撿起栗子
    C. 乘坐车子出行
    答案:B

  2. 诗中“无端忧食忌”的意思是? A. 随意饮食
    B. 无理由地担心饮食
    C. 忘记饮食
    答案:B

  3. 诗人通过“开镜倍萎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满意
    B. 对衰老和病痛的无奈
    C.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张祜的《秋日病中》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诗人在病痛或思念中的孤独感,但张祜更侧重于秋天的氛围和个人的感受,而杜甫则更强调对亲人的牵挂与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共鸣,却各自展现了不同的生活境遇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唐诗鉴赏辞典》
  3. 《中国古典诗词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