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侍郎(张贾,时自兵侍为华州)》

时间: 2025-01-14 06:42:58

司徒东镇驰书谒,丞相西来走马迎。

两府元臣今转密,一方逋寇不难平。

意思解释

送张侍郎(张贾,时自兵侍为华州)

作者:韩愈 〔唐代〕

原文展示:

司徒东镇驰书谒,
丞相西来走马迎。
两府元臣今转密,
一方逋寇不难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东边的司徒急忙发信前来拜访,西边的丞相也骑马迎接。如今两位大臣之间的关系变得密切,处理地方逃犯的问题并不难。

注释:

  • 司徒:古代官名,负责地方行政。
  • 丞相:宰相,最高行政长官。
  • 东镇:指东边的地方,特指某个官职或地点。
  • 走马迎:骑马迎接,表示热情。
  • 元臣:元首的臣子,这里指的是重要官员。
  • 逋寇:逃犯和盗贼。
  • 不难平:指处理这些问题并不困难。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司徒”和“丞相”是古代政治体系中的重要职务,反映了当时政治关系的紧密性。诗中提到的“逋寇”则是指地方上的动荡,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反映了社会治安的情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是古文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作品以议论和骈文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变化和对国家安定的期待。张贾作为张侍郎的出征,代表着朝廷对地方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情感上却充满了对国家和社会安定的期盼。开头两句描绘了朝廷内部的和谐景象,强调了重要官员之间的良好关系。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地方治安的关注,表达了对张侍郎出征的支持和信心。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朝廷与地方之间的联系,突显了政治稳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韩愈的用词精准且富有力量,尤其在描绘官员之间的互动时,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的政治氛围。诗中展现的期待与信任,折射出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向往。整首诗不仅是对张侍郎的送别,更是对国家前途的展望,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描写了司徒和丞相之间的活动,突出了他们的积极性与合作。
    • 第三、四句:强调了两府元臣之间的关系密切,暗示处理地方问题的能力。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形成对称,增强了语音的美感。
    • 比喻:未直接使用,但通过“迎”和“平”展现了地方与中央之间的联系。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政治稳定的重要性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表现了对朝廷与地方和谐关系的期待。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沟通与相互理解。
    • :象征着行动与迅速,寓意着政治的高效运作。
    • 元臣:象征着权力的集中与合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愈是哪个朝代的著名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逋寇”是指什么? A. 官员
    B. 逃犯
    C. 书信
    D. 马匹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朋友的怀念
    B. 对国家安定的期待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自然的赞美

统一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 韩愈的《送张侍郎》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安定的关注,但前者更侧重于政治关系的描写,后者则更多地流露出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反映了唐代文学的丰富多样。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