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同俞仲蔚及舍弟敬美登马鞍山得四首以山高月小为韵 其三》

时间: 2025-01-04 12:17:46

冯策凌绝崖,呼觞陶嘉月。

疏林叩幽牝,泠然中心悦。

暝色坐来改,飞鸟时自没。

望望逼城嚣,徘徊不能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冯策凌绝崖,呼觞陶嘉月。
疏林叩幽牝,泠然中心悦。
暝色坐来改,飞鸟时自没。
望望逼城嚣,徘徊不能发。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写了登上马鞍山的情景。冯策在崖边高处,呼唤着同伴,举杯对月畅饮。稀疏的树林敲打着幽静的环境,令人心中感到清凉愉悦。傍晚的色彩逐渐改变,飞鸟时而掠过,渐渐隐没在夜色中。我远望繁华的城市喧嚣,却徘徊不前,心中无法释怀。

注释

  • 冯策:古代名将,或指代诗人朋友。
  • 凌绝崖:形容高耸入云的绝壁。
  • 呼觞:呼喊举杯,表示饮酒欢聚。
  • 陶嘉月:陶醉于美好的月光中。
  • 疏林叩幽牝:疏落的树林轻轻敲打着寂静的环境。
  • 泠然:清凉而宁静。
  • 暝色:指黄昏或傍晚的颜色。
  • 逼城嚣:指城市的喧闹。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特别直指的典故,但“呼觞陶嘉月”可理解为古代文人雅士在月下饮酒的常见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世贞是明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多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初春,诗人和朋友们一起登山游玩,借助优美的自然景色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喧嚣城市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初春的山景和饮酒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冯策凌绝崖”引入,塑造了一个高处的视角,给人以一种超然的感觉。接着,通过“呼觞陶嘉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的欢快场景,反映了古人重情重义的社交文化。

“疏林叩幽牝,泠然中心悦”两句,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愉悦。此时,诗人似乎在享受着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心灵得到了宁静与愉悦。然而,随着“暝色坐来改,飞鸟时自没”的描写,诗人意识到黄昏将至,飞鸟归巢,生活的喧嚣又渐渐逼近,表达出一种无法释怀的惆怅与无奈。整首诗在欢快与惆怅之间游走,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冯策凌绝崖:描绘高山险崖,暗示勇气与豪情。
  2. 呼觞陶嘉月:表现诗人豪放的性情,与友人共饮的快乐。
  3. 疏林叩幽牝:通过描写自然环境,体现诗人内心的清静与愉悦。
  4. 泠然中心悦:强调在自然中获得的心灵宁静。
  5. 暝色坐来改:暗示时间流逝,光阴的无情。
  6. 飞鸟时自没:象征自由与归宿,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7. 望望逼城嚣:反映诗人对城市喧嚣的无奈与思考。
  8. 徘徊不能发: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对仗:如“呼觞陶嘉月”对“望望逼城嚣”,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飞鸟时自没”,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景与城市的喧嚣展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生活的反思,传达了一种超脱与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远、超脱的理想。
  • :象征宁静与美好。
  • 飞鸟:象征自由与归宿。
  • 城市:象征喧嚣与繁华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冯策”指的是?

    • A. 一位历史人物
    • B. 诗人的朋友
    • C. 诗人自己
  2. “呼觞陶嘉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伤感
    • B. 欢快
    • C. 惆怅
  3. 诗中“飞鸟时自没”主要象征了什么?

    • A. 消逝与归宿
    • B. 自由与飞翔
    • C. 生活的繁忙

答案: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王世贞此诗,均描绘了山水自然的景色,但王维更注重于描写秋天的宁静与清幽,而王世贞则表现了初春的生机与内心的矛盾。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社会的反思,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王世贞文集》
  • 《古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