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宝月大师法喜堂》

时间: 2025-01-01 17:49:51

谁能怀抱信分明,扰扰相欺是世情。

只有陋儒夸势利,几曾高位功名。

欲将志义朝千载,只合溪山过一生。

君向此堂应笑我,病身南北正营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宝月大师法喜堂
曾巩 〔宋代〕
谁能怀抱信分明,扰扰相欺是世情。
只有陋儒夸势利,几曾高位功名。
欲将志义朝千载,只合溪山过一生。
君向此堂应笑我,病身南北正营营。

白话文翻译

谁能真心怀抱信仰,世间却常常互相欺骗。
只有那些平庸的书生夸耀权势与财富,又有多少人能获得高位和名声呢?
若想把志向和义理传承千年,恐怕只适合在山水间安度一生。
你来到这堂前,想必会嘲笑我,病体缠身,南北奔波不息。

注释

  • 怀抱信分明:指真心信仰清晰明确。
  • 扰扰相欺:指世间人情复杂,常常互相欺骗。
  • 陋儒:指平庸的读书人。
  • 夸势利:指夸耀权势和财富。
  • 志义:指理想和正义。
  • 溪山:指山水,象征宁静的田园生活。
  • 营营:形容忙碌、奔波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号东溪,宋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官至太常博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哲理,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曾巩晚年,身心俱疲之际,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感悟与无奈。诗中对比了理想与现实,反映了他对仕途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曾巩的《题宝月大师法喜堂》是一首富有哲理思考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社会道德和生活理想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就以“谁能怀抱信分明”引入,直接抒发了对人世间信仰不坚定、相互欺骗的失望情绪。接着,诗人通过对“陋儒”的讽刺,揭示了社会对权势和名利的追逐,使人们忽视了真正的志向与义理。

诗中“欲将志义朝千载,只合溪山过一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他意识到,理想虽然高远,但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最终选择以山水田园为归宿,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两句“君向此堂应笑我,病身南北正营营”包含了自嘲的成分。诗人自觉身世乖戾、身心疲惫,尽管如此,他仍旧在诗中展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人生艰难,但仍可以在自然中找到自我。

整首诗通过对比、对照的手法,构建了理想与现实的张力,使读者在感受到诗人苦闷的同时,也体会到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洒脱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能怀抱信分明:质疑人们是否能真心坦诚地信仰某种理想。
  2. 扰扰相欺是世情:指出人际关系复杂,常常存在欺骗与虚伪。
  3. 只有陋儒夸势利:讽刺那些只懂得追逐权势和财富的平庸之人。
  4. 几曾高位功名:反问这些人有多少真正的成就和名声。
  5. 欲将志义朝千载:表达想要将理想与正义的精神传承下去。
  6. 只合溪山过一生:暗示在现实中,可能只能选择平淡的生活。
  7. 君向此堂应笑我:想象朋友在此堂前会嘲笑自己的无奈。
  8. 病身南北正营营:描绘自己为生计奔波的疲惫状态。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理想与现实、信仰与欺骗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深意。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强调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批判。
  • 比喻:将“溪山”作为象征,代表着宁静和向往的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名利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揭示了社会的虚伪与个人的无奈,体现了曾巩作为文人的理想追求与现实的冲突,传达出一种超然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真理与理想的追求。
  • 陋儒:象征那些趋附权势、缺乏真正理想的人。
  • 溪山:象征自然、宁静、无扰的生活理想。
  • :象征精神的寄托与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扰扰相欺”意指什么?

    • A. 人际关系简单
    • B. 人际关系复杂
    • C. 互相帮助
    • D. 互相关心
  2. 诗人选择“溪山过一生”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向往权势
    • B. 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C. 对名利的追逐
    • D. 对社会的妥协
  3. 诗中“病身南北正营营”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幸福
    • C. 疲惫与无奈
    • D. 忧愁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曾巩的诗更具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哲理的思考,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与国事的忧虑。两者都追求理想生活,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名作鉴赏》
  • 曾巩的相关文献与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