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峰亭》
时间: 2025-01-06 09:29: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峰亭 蔡襄 〔宋代〕 虚亭城西隅,开槛俯临北。 青山正相同,万状呈峭格。 落日涵紫翠,深春变颜色。 云石抱幽致,猿鸟自娱适。 上穷林端寺,下见海内国。 贤侯乘閒来,四座揖佳客。 歌吹有怀酌,笔研角文墨。 雄谈连今古,大笑一欢戚。 嗟物亦时遇,旷久兹乃得。 从知闽州图,复记新名迹。
白话文翻译:
在城西的角落里,有一座空亭,亭子打开的栏杆面向北方。 青山连绵不断,呈现出各种峻峭的形态。 夕阳映照着紫翠的山色,深春时节山色变幻。 云石环绕着幽静的景致,猿鸟自在地嬉戏。 向上可以穷尽林端上的寺庙,向下可以俯瞰整个国家。 贤能的侯爵闲暇时来此,向四座的佳客致意。 有歌吹助兴,有酒杯相伴,笔砚间流转着文墨。 豪迈的谈论连接古今,大笑间忘却了忧愁。 感叹万物也有时运,长久以来才得以遇见。 从此知晓闽州的图景,再次记录下新的名胜。
注释:
- 虚亭:空亭,指亭中无人。
- 开槛:打开的栏杆。
- 峭格:峻峭的形态。
- 涵紫翠:映照着紫翠的颜色。
- 幽致:幽静的景致。
- 贤侯:贤能的侯爵。
- 歌吹:歌吹声,指音乐。
- 笔研:笔砚,指书写工具。
- 雄谈:豪迈的谈论。
- 欢戚:欢乐与忧愁。
- 时遇:时运,机遇。
- 闽州图:闽州的图景。
- 名迹:名胜古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福建泉州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闽州(今福建)城西的碧峰亭中所见的美景,以及与友人共聚的欢乐时光。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碧峰亭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聚会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青山正相同,万状呈峭格”一句,用峻峭的形态来形容青山,形象生动。“落日涵紫翠,深春变颜色”则通过色彩的变化,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后文通过对友人聚会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欢乐时光的留恋。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虚亭城西隅,开槛俯临北。——亭子位于城西的角落,栏杆面向北方。
- 青山正相同,万状呈峭格。——青山连绵不断,呈现出各种峻峭的形态。
- 落日涵紫翠,深春变颜色。——夕阳映照着紫翠的山色,深春时节山色变幻。
- 云石抱幽致,猿鸟自娱适。——云石环绕着幽静的景致,猿鸟自在地嬉戏。
- 上穷林端寺,下见海内国。——向上可以穷尽林端上的寺庙,向下可以俯瞰整个国家。
- 贤侯乘閒来,四座揖佳客。——贤能的侯爵闲暇时来此,向四座的佳客致意。
- 歌吹有怀酌,笔研角文墨。——有歌吹助兴,有酒杯相伴,笔砚间流转着文墨。
- 雄谈连今古,大笑一欢戚。——豪迈的谈论连接古今,大笑间忘却了忧愁。
- 嗟物亦时遇,旷久兹乃得。——感叹万物也有时运,长久以来才得以遇见。
- 从知闽州图,复记新名迹。——从此知晓闽州的图景,再次记录下新的名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山正相同,万状呈峭格”中的“峭格”比喻青山的峻峭形态。
- 拟人:如“云石抱幽致”中的“抱”赋予云石以人的动作,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如“落日涵紫翠,深春变颜色”中的“落日”与“深春”,“涵紫翠”与“变颜色”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聚会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着永恒和稳定,也代表着自然的壮丽。
- 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短暂。
- 云石:象征着自然的幽静和神秘。
- 猿鸟:象征着自然的和谐和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青山正相同,万状呈峭格”中的“峭格”指的是什么? A. 峻峭的形态 B. 青山的颜色 C. 青山的数量 D. 青山的种类
-
诗中“落日涵紫翠,深春变颜色”中的“涵”是什么意思? A. 包含 B. 映照 C. 覆盖 D. 遮挡
-
诗中“贤侯乘閒来,四座揖佳客”中的“贤侯”指的是什么? A. 贤能的侯爵 B. 贤能的官员 C. 贤能的文人 D. 贤能的学者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苏轼《题西林壁》与蔡襄《碧峰亭》:两者都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但苏轼的诗更多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而蔡襄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蔡襄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