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光沉阴岁将暮,
客子驱车逐归路。
塞鸿叫入吴江云,
野鸟对立枯桑树。
茫茫四顾少行人,
栝苍之山渺何处。
愁心如水水复冻,
焉得滔滔向东注。
白话文翻译:
天色阴沉,年岁将尽;
旅人驾车,急于归路。
塞外的鸿雁鸣叫,飞入吴江的云中,
野鸟在枯桑树上对立而栖。
四周望去,行人稀少,
苍茫的山峦,渺茫何处可寻?
心中的愁绪如同冰冷的水,
又如何能奔流不息,向东流去呢?
注释:
- 客子:旅客,远方来的人。
- 塞鸿:指北方的鸿雁,象征着离别与思乡。
- 吴江:指古代的吴地,今江苏一带,具有文化象征意义。
- 栝苍:指苍茫的山,形容山色深远而隐约。
- 愁心如水:愁苦的心情如同水流一般,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琏,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诗歌作品见称,风格多样,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岁末时节,诗人身为旅客,面对即将逝去的一年,深感孤独与愁苦,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遣闷》是刘琏以自然景物为依托,抒发内心情感的一首诗。诗的开头以“天光沉阴岁将暮”引入,暗示了时光流逝,给人以忧虑之感。接下来的“客子驱车逐归路”则强调了诗人作为旅人的身份,感受到归乡的渴望。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象,塞鸿的鸣叫和野鸟的栖息,既增添了诗的意境,又隐喻了孤独与离别。
“茫茫四顾少行人”一句,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进一步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诗的最后两句,愁心如水,水复冻,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苦闷与无奈,无法像水一样流动,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在清晰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索,展现了深沉而又细腻的诗人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光沉阴岁将暮:天色阴沉,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岁末的沉重感。
- 客子驱车逐归路:强调诗人作为外乡人,渴望归家的心情。
- 塞鸿叫入吴江云:用鸿雁的叫声象征思乡之情,吴江的云彩则增添了诗的地域色彩。
- 野鸟对立枯桑树:描绘了秋冬时节自然景象,野鸟的孤立反映了诗人的孤独。
- 茫茫四顾少行人:四周空旷,行人稀少,显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 栝苍之山渺何处:苍茫的山峦,诗人感到寻觅无望,体现内心的迷茫。
- 愁心如水水复冻:愁苦的心情如同冰冷的水,形象化了内心的压抑。
- 焉得滔滔向东注:感慨愁绪无处倾诉,无法流向自由的方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心比作水,形象生动。
- 拟人:野鸟对立,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意境。
- 对仗:如“塞鸿叫入吴江云,野鸟对立枯桑树”,对仗工整,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时光流逝和孤独感的思考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内心的愁苦,反映出一种无奈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
- 鸿雁:象征离别与思乡。
- 野鸟:象征孤独与自由,但又显得悲凉。
- 枯桑树:象征生命的枯竭与无奈。
- 山:象征远方与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客子”指的是哪个身份?
- A. 乡亲
- B. 旅人
- C. 商人
- D. 学者
-
填空题: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的__与对归乡的渴望。
-
判断题:诗中“愁心如水水复冻”是将愁绪与水进行比喻。(对/错)
答案:
- B
- 愁苦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苍苍云海间”与《遣闷》中的山水意象相似,均通过自然景色表达思乡与孤独,但《登鹳雀楼》更强调壮阔的景象,而《遣闷》则聚焦于内心的愁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的情感世界》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 《刘琏与明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