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武帝时乘兴,金舆驻翠微。
至今看草树,犹似被光辉。
泉迸闻仙乐,云流见画旂。
亭高重回首,冉冉下斜晖。
白话文翻译:
在汉武帝时期,他兴致勃勃地驾着金色的车子,停驻在这翠绿的山巅。直到今天,回头看那草木,依旧似乎沐浴在光辉之中。泉水奔涌,传来仙乐的声音,云彩流动,映入眼帘的是画中的旗帜。亭子高高在上,再次回首,斜晖缓缓洒下。
注释:
- 武帝:指汉武帝刘彻,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统治时期为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7年。
- 金舆:金色的车子,古代王公贵族的车。
- 翠微:形容山峰的青翠,常用以指代风景优美的高地。
- 被光辉:沐浴在阳光照耀下,形容景色的明亮。
- 泉迸:泉水喷涌而出。
- 仙乐:指神仙的音乐,形容泉水声如音乐般悦耳。
- 画旂:画中的旗帜,形容云彩的形态如同旗帜飘扬。
- 冉冉:形容缓慢而柔和的样子,通常形容光线或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常伦,明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风格以清丽婉约著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玉泉亭》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追求精神寄托和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之际。诗中提到的武帝与玉泉亭,反映了对汉代辉煌文化的怀念。
诗歌鉴赏:
《玉泉亭》这首诗以汉武帝的游览为引,承载了对历史的追溯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全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武帝的金舆停驻于翠微之上,草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水泉的奔涌声如同仙乐,轻柔的云彩飘荡于空中,宛如画中之旌,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美。
诗的最后两句,亭高重回首,展示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留恋,斜晖轻洒,意境悠远。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恬静与优美,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历史的辉煌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常伦用清晰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将历史与自然融合,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令人陶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武帝时乘兴,金舆驻翠微:引入汉武帝,金舆象征着权威,翠微则是指青山,表明了武帝的游历之兴致和高远的境界。
- 至今看草树,犹似被光辉:时间的流逝并未削弱自然的生机,草木依然在光辉中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泉迸闻仙乐,云流见画旂:泉水的声音如仙乐,流动的云彩如同画中的旗帜,营造出一种梦幻而超脱的氛围。
- 亭高重回首,冉冉下斜晖:亭子高耸,回首时看到的斜晖,寓意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泉水比作仙乐,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拟人:泉声被赋予了音乐的特性,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用词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蕴含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武帝:历史的象征,代表着辉煌的文化与权力。
- 金舆:奢华与尊贵的象征。
- 翠微:自然的美丽与高远。
- 仙乐:超脱、神秘的声音,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画旂:艺术与美的象征,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武帝时,金舆停驻在什么地方? A. 翠微
B. 黄土
C. 山谷
D. 河边 -
“冉冉下斜晖”中的“冉冉”表示什么? A. 快速
B. 缓慢
C. 忽然
D. 不停 -
诗中泉水的声音被比作什么? A. 风声
B. 仙乐
C. 雨声
D. 鸟鸣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玉泉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
- 相似点: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并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不同点:常伦更注重历史的融入,王维则更多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常伦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