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三首)》

时间: 2025-01-18 05:10:33

素月开歌扇,红渠艳舞衣。

隔江闻笑语,隐隐棹歌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莲曲(三首)
作者: 常伦 〔明代〕

素月开歌扇,红渠艳舞衣。
隔江闻笑语,隐隐棹歌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皎洁的月光洒在水面上,似乎在为采莲的女子们开启了歌唱的扇子,映衬着她们穿着鲜艳的衣裳在红色的河流中翩翩起舞。隔着江面,隐约可以听到她们的笑声与歌声,渔舟轻轻摇曳,缓缓归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素月:清澈明亮的月亮,形容夜色的宁静。
  • 歌扇:象征性表达,意指在月光下歌唱的情景。
  • 红渠:指红色的河流,可能是花瓣或灯光映衬之下的水面。
  • 艳舞衣:华丽的舞衣,展现女子的美丽与活泼。
  • 隔江:指两岸的距离,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 笑语:欢乐的声音,表达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 隐隐:形容声音轻微而模糊,增加了神秘感。
  • 棹歌归:指划船的歌声,表现归家的情景。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确的典故,但“采莲”本身是古代的一种民间活动,描绘了劳动与欢乐的结合,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常伦,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描绘生活场景而著称,善于通过细腻的诗句展现日常生活中的美感。

创作背景: 《采莲曲》创作于一个可能的夏夜,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和人际互动的重视。采莲活动在古代是一种传统,常常与青春、爱情等主题相联系。


诗歌鉴赏:

《采莲曲》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夜晚景色。诗中通过“素月”、“红渠”、“艳舞衣”等词汇,构建了一个如梦似幻的环境,展现出女子们在月光下的欢快与美丽。诗人巧妙地运用“隔江闻笑语”的手法,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与情感的深度,使得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既遥远又亲近的氛围。

诗中的“隐隐棹歌归”更是一种温柔的结尾,仿佛将欢乐与归属感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轻快的旋律,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淡淡的乡愁。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更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示出一种恬静而优雅的生活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素月开歌扇:描写皎洁的月光仿佛开启了一扇歌唱的扇子,传达出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2. 红渠艳舞衣:红色的河流映衬着女子的华丽舞衣,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增添了视觉的美感。
  3. 隔江闻笑语:隔着江面,远远可以听到欢乐的笑声,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
  4. 隐隐棹歌归:模糊的歌声传来,描绘了归家的渔舟,蕴含了一种归属感与温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开启歌扇,形象生动。
  • 对仗:如“素月”与“红渠”,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月光和笑声赋予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图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素月:象征宁静、纯洁的美好夜晚。
  • 红渠:代表生机与活力,寓意青春与欢乐。
  • 艳舞衣:展现女性的美丽与优雅,象征生命的绚烂。
  • 棹歌:代表归家的希望与温暖,蕴含人们对家乡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素月开歌扇”中的“素月”指的是什么?
    A. 皎洁的月亮
    B. 暗淡的夜晚
    C. 繁星点点

  2. 填空题:诗中提到“隔江闻__”,填入适当的词语。

  3.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场景是热闹的集市。 (对/错)

答案:

  1. A
  2. 笑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可采莲》:同样描绘了采莲情景,表达了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 《月夜忆舍弟》:李白的作品,展现月下思乡情。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常伦的《采莲曲》更注重描绘自然的美与生活的乐趣,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乡情。两者在风格上有显著差异,但均通过月光这一意象连接了自然与人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江南文化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