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公甘泉》

时间: 2025-01-01 11:14:16

古寺一掬水,孤臣万里心。

国恩终不负,帝赫若为临。

胜地神应秘,高风世所钦。

匪人亦饕酌,声迹自消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寺一掬水,孤臣万里心。
国恩终不负,帝赫若为临。
胜地神应秘,高风世所钦。
匪人亦饕酌,声迹自消沈。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寺庙里,捧起一捧清水,
我这个孤独的臣子,心中思念万里之遥。
对国家的恩情,我永远不会辜负,
即使帝王的威赫如同在我面前。
这胜地神灵必然隐秘,
高尚的风范世人都所钦佩。
那些不正之人也只能贪饮,
他们的声名和踪迹终究会消沉。

注释:

  • 古寺:指的是古老的寺庙,象征着历史的悠久与静谧。
  • 一掬水:捧起一捧水,表达了一种简单的生活情境。
  • 孤臣:指的是身处离国很远的忠臣,既有忠诚也有孤独之感。
  • 国恩:国家对臣子的恩惠。
  • 帝赫:指的是帝王的威赫与荣耀。
  • 胜地:指的是风景优美的地方或理想的环境。
  • 匪人:指那些不正派的人。

典故解析:

“国恩终不负”表达了忠臣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强调了忠诚与责任;而“帝赫若为临”则可能隐喻着对统治者的尊重与期望。诗中提到的“胜地神应秘”,可以联系到古代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以及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洪谟是明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作品多体现出对国家的忠诚与个人的孤独感。他的诗风格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政治动荡时期,诗人身处异地,思念家国,表达了对国家恩惠的感激以及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诗歌鉴赏:

《莱公甘泉》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作,诗人通过简单的意象描绘出深厚的情感。开篇以“古寺一掬水”引入,展现了寂静的氛围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水的意象不仅象征着清澈与纯净,也暗示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怀念。接着,诗人强调“国恩终不负”,这句诗可看作是对国家忠诚的宣言,表达出即使在远离家乡的情况下,心中依然铭记国恩。随后,“帝赫若为临”更是提升了情感的高度,表现了对帝王的敬仰与期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胜地神应秘”,此处展现了对理想境地的向往,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追求与对高尚品德的渴望。而“匪人亦饕酌”则通过对比,引发读者的思考,正直与不正之人的对照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刻。

整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对故国的思念,也隐含了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德与坚定的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寺一掬水: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古寺,水的清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
  2. 孤臣万里心: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孤独的臣子在远方怀念故土。
  3. 国恩终不负:诗人对国家恩惠的感激与忠诚,表明他不会辜负国家的期望。
  4. 帝赫若为临:比喻帝王的威严仿佛就在身边,表现出对权威的尊重。
  5. 胜地神应秘:对理想境地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6. 高风世所钦:赞美高尚的品德,指世人都应敬仰。
  7. 匪人亦饕酌:对比不正之人,暗示他们的贪婪与短暂。
  8. 声迹自消沈:最终不正之人的名声与存在终究会消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国恩终不负,帝赫若为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比喻:如“胜地神应秘”,通过神秘的意象提升了诗的境界。
  • 排比: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层层递进,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集中在忠诚、孤独与追求理想之间的矛盾与统一,通过对国家的感恩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与坚定的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寺:象征历史与静谧。
  • :象征清澈与思念。
  • 孤臣:表现孤独与忠诚。
  • 胜地:象征理想的环境与追求。
  • 高风:代表高尚的品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古寺一掬水”中“掬”字的意思是: A. 抛弃
    B. 捧起
    C. 决定
    D. 借用

  2. 诗中的“孤臣”指的是: A. 忠诚的臣子
    B. 失去权力的国王
    C. 远离家乡的商人
    D. 不正之人

  3.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在: A. 对国家的忠诚
    B. 对金钱的追求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美食的享受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洪谟的《莱公甘泉》更为内敛,表现了对国家的深情与思考,而李白则是豪放激昂,体现了对人生的洒脱态度。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悟,却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陈洪谟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典文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