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遗庙》

时间: 2025-01-17 09:13:47

庙祀何年始,今惟古垒存。

疆场功自著,风雨昼长昏。

马革还初志,明珠信浪言。

如何汉英主,犹有绛侯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庙祀何年始,今惟古垒存。
疆场功自著,风雨昼长昏。
马革还初志,明珠信浪言。
如何汉英主,犹有绛侯冤。

白话文翻译

这座庙宇的祭祀是何年开始的,如今仅剩下古老的土垒。
在战场上的功绩自有明证,风雨中白昼似长夜般昏暗。
曾经披甲上阵的志向,如今却成了空谈;
为何汉朝与英国的统治者,依然有绛侯的冤屈未能平冤?

注释

字词注释:

  • 庙祀:指祭祀的庙宇。
  • 古垒:指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或遗址。
  • 疆场:战场。
  • 功自著:功绩自有记录,显而易见。
  • 马革:古代士兵的战袍,象征将士的志向。
  • 明珠:比喻美好的言辞。
  • 浪言:虚假的言论。
  • 汉英主:指汉朝和英国的统治者。
  • 绛侯:指汉朝的冤屈者,特指汉朝名将的冤屈。

典故解析:

  • 绛侯冤:指的是汉朝的名将冯唐被冤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中的冤屈与不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洪谟,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历史题材的诗作而闻名。他的诗多关注历史、政治、社会等方面,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伏波遗庙》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庙宇作为引子,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孤独。开篇便以“庙祀何年始”引入,发人深思,既有追忆的情感,又有对历史的沉重感叹。古垒的存在提醒人们曾经的辉煌,而如今仅存的土垒却是对过往的无情嘲讽。

接下来的两句,作者通过“疆场功自著”描绘出战场上将士们的英勇与付出,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英雄的功绩。然而,紧接着的“风雨昼长昏”则转变了情绪,暗示了英雄的屈辱与无奈,时间的流逝让曾经的辉煌逐渐淡去,留下的只有对过去的追忆与情感的纠结。

“马革还初志”一句,点出了士人的理想与追求,然而现实的“明珠信浪言”却揭示了社会的虚伪,士人的理想在权力与利益面前显得如此脆弱。最后一句“如何汉英主,犹有绛侯冤”,则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汉朝与英国的统治者们,依然无法解开历史的冤屈,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正义的追求与渴望。

整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现实的思考,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警醒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庙祀何年始,今惟古垒存。
    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祭祀的庙宇,表达对历史的追忆,古垒的存在令人感慨。

  • 疆场功自著,风雨昼长昏。
    赞美战争中的英雄,功绩显著,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时光的无情与英雄的孤独。

  • 马革还初志,明珠信浪言。
    描述士人的理想与追求,但现实却是虚假的承诺与空洞的言辞。

  • 如何汉英主,犹有绛侯冤。
    反思历史中的冤屈,揭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与无情。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提问、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和对比的深度。
  • 对比“疆场功自著”与“风雨昼长昏”,表现了英雄与现实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公正与理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思考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庙宇: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 古垒:代表着过往的辉煌与英雄的牺牲。
  • 风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悲哀。
  • 马革:象征着将士的理想与壮志。
  • 明珠:代表美好的愿景与虚幻的承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伏波遗庙》是哪位作者的作品?

    • A. 李白
    • B. 陈洪谟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绛侯”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的冤屈?

    • A. 刘备
    • B. 冯唐
    • C. 曹操
  3. “马革还初志”一句中的“马革”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志向与理想
    • C.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高》相比,二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但《登高》更侧重于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伏波遗庙》则集中于历史的沉重与社会的反思。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的魅力》
  3.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