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友人入湘
闻说湘川路,年年苦雨多。
猿啼巫峡雨,月照洞庭波。
穷海人还去,孤城雁共过。
青山不可极,来往自蹉跎。
白话文翻译:
听说湘江的路上,年年都是苦雨连绵。
猿声啼叫在巫峡的雨中,明月照耀着洞庭湖的波光。
穷尽海洋的人们依然会离去,孤独的雁阵在天空中飞过。
青山的尽头无法到达,来来往往的人们却在时光中蹉跎。
注释:
字词注释:
- 湘川:指湘江流域,地处今湖南省。
- 苦雨:指连绵不断的雨,带来忧愁和困苦。
- 猿啼:猿猴的叫声,常用来渲染孤寂的氛围。
-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其险峻而著名。
- 洞庭波:指洞庭湖的湖面波浪,月光照耀下显得宁静而美丽。
- 穷海:形容人们对海洋的探索,象征远行的旅程。
- 孤城雁:孤雁飞过空中,象征孤独和离别。
- 蹉跎:指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
典故解析:
- 猿啼巫峡:古代诗人常用猿啼表达悲伤和孤独,巫峡则是取景于险峻的自然景观。
- 月照洞庭:洞庭湖是古代名胜,月光下的湖面让人产生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是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朋友入湘之际,李嘉祐通过描绘湘江的自然景色,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旅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友人入湘》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湘江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思考。开头“闻说湘川路,年年苦雨多。”一句,便为整首诗奠定了忧伤的基调,湘江路上的“苦雨”仿佛预示着旅途的艰辛和离别的痛楚。接着,诗人用“猿啼巫峡雨,月照洞庭波”两句,描绘了巫峡的猿鸣和洞庭湖的月光,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映射出人心的孤寂和思念。
“穷海人还去,孤城雁共过。”一句,展现出即便是身处孤独的境地,人们依然要继续前行,表现了生活的无奈与坚持。而最后一句“青山不可极,来往自蹉跎”则以哲理性的思考升华了全诗,青山是无尽的象征,人生的路途却常常因时间的流逝而感到迷茫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关切,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说湘川路,年年苦雨多。
诗人听闻湘江之路,年年都是苦雨连绵,渲染出一种阴郁的气氛。 -
猿啼巫峡雨,月照洞庭波。
猿声在巫峡的雨中响起,月光照耀着波光粼粼的洞庭湖,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景象。 -
穷海人还去,孤城雁共过。
尽管海洋辽阔,人们依然会离去,孤雁在空中飞过,象征着孤独与别离。 -
青山不可极,来往自蹉跎。
青山是无尽的,而来来往往的人却在时光中迷失,这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湘江的雨比作苦难,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
- 对仗:如“猿啼巫峡雨,月照洞庭波”,形成优美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诗歌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不舍、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展现了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的迷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川:象征旅途与离别。
- 苦雨:象征艰辛与忧伤。
- 猿啼:象征孤独与思念。
- 月照:象征宁静与希望。
- 孤城雁:象征孤独与别离。
- 青山:象征人生的无尽与迷茫。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使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到深厚的情感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湘川”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河南
- B. 湖南
- C. 四川
-
诗中“穷海人还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与坚持
- C. 愤怒
-
“青山不可极”中的“青山”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终点
- B. 永恒的自然
- C. 人生的无尽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送友人入湘》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表达了送别的主题,但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色与离别的情感,后者则更多展现了对友人的期许与祝福。两首诗在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