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辋川
作者:路铎〔金朝〕
画图风景是,亭榭岁年非。
秋色半黄落,人烟深翠微。
暗溪鱼得计,杳霭鸟忘机。
触物增惆怅,吾庐早晚归。
白话文翻译:
这幅画描绘的风景在这里是最为美丽的,但亭阁的光景却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改变。秋天的颜色已经开始变黄,落叶纷飞,远处人烟稀少,隐匿在青翠的山林中。暗流中的鱼儿似乎都已经得到了机会,而在雾霭中飞翔的鸟儿也忘却了它们的机警。与物相触,心中倍添惆怅,我的家园终究还是要早晚归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辋川:指的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可能是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
- 亭榭:指亭子和楼阁,这里引申为人造的景观。
- 岁年非:岁月不再,年华已逝,表达时光流逝的无奈。
- 秋色:指秋天的颜色,通常与凋零、萧瑟相关。
- 人烟:指人群,通常用来形容有人的地方。
- 深翠微:形容山林深处的青翠景色,寓意幽静。
- 暗溪:指静谧的溪流。
- 得计:指鱼儿得到机会,暗示着自然的法则。
- 杳霭:指雾气弥漫的样子,形容远处的朦胧。
- 触物增惆怅:指接触到自然的事物时,心中更加感到惆怅。
- 吾庐:指自己的家,体现归属感。
典故解析:
-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示了隐逸和归乡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路铎,金朝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歌风格多隐逸,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环境的变化和内心的惆怅交织在一起,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属的渴望。
诗歌鉴赏:
《辋川》是一首典雅的山水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归乡的思念。开篇的“画图风景是”便引入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随后的“亭榭岁年非”则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给人一种不禁感叹的情绪。随着秋色的逐渐显现,诗人通过“秋色半黄落”的描写,传达了季节更迭的无情与自然的萧瑟。接下来的“人烟深翠微”则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宁静的、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令人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暗溪鱼得计”和“杳霭鸟忘机”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中生物的悠然自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向往。最后,诗人以“触物增惆怅,吾庐早晚归”结束,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与归属感,以及在自然和生活中所产生的惆怅情绪。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图风景是,亭榭岁年非。
诗人首先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但随即引入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秋色半黄落,人烟深翠微。
描述秋天的色彩变化和人迹稀少的幽静环境,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暗溪鱼得计,杳霭鸟忘机。
通过对鱼和鸟的描写,展示自然界生物的自在与无忧,反衬出诗人的惆怅。 -
触物增惆怅,吾庐早晚归。
诗人感受到与自然物相接触后产生的惆怅,及对归家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画图风景”与“亭榭”形成对比,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与人造景观的差异。
- 对仗:如“暗溪鱼得计,杳霭鸟忘机”形成了对仗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秋色”、“人烟”、“暗溪”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归属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着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暗溪:代表着宁静的自然环境,寓意着生命的流动。
- 亭榭:象征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亭榭”指的是:
A. 自然景观
B. 人造景观
C. 动物栖息地
D. 诗人的家 -
“秋色半黄落”中的“黄”主要代表:
A. 春天的色彩
B. 夏天的繁茂
C. 秋天的凋零
D. 冬天的寒冷 -
诗人对自然的感受是:
A. 高兴
B. 忧伤
C. 无所谓
D. 愤怒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路铎的《辋川》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路铎更注重时间流逝带来的情感变化,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
- 《诗经与汉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