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

时间: 2025-01-01 14:05:02

楼迥临飞鸟,车升汗十牛。

地灵开翠壁,天远送黄流。

趣战如奸计,当关岂壮猷。

天梯且失守,况说土山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潼关
作者: 路铎 〔金朝〕

楼迥临飞鸟,车升汗十牛。
地灵开翠壁,天远送黄流。
趣战如奸计,当关岂壮猷。
天梯且失守,况说土山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潼关的壮丽景色与战争的沉重气氛。高楼耸立,像飞鸟一样高远;车辆行驶时,汗水浸透了十头牛。大地的灵气使得翠绿的山壁开阔,远方的天空则流淌着黄色的河流。战斗的趣味如同阴险的计谋,守卫关口岂能显得壮丽豪迈?即使是天梯也失去了守护,更何况是那土地上的山头呢?

注释

  • 楼迥:高耸的楼阁,形容建筑物的高度。
  • 飞鸟:指代高飞的鸟,寓意高远。
  • 汗十牛:形容车辆行驶的艰辛,十头牛流汗,强调劳苦。
  • 地灵:大地的灵气,指自然环境的美好。
  • 翠壁:青翠的山壁,形容自然景色的优美。
  • 黄流:指黄河等水流,寓意远方的景色。
  • 趣战如奸计:战斗的乐趣像阴险的计谋,形容战争的不正义。
  • 壮猷:壮丽的名声,形容英雄气概。
  • 天梯:比喻险要的守卫之地,象征防线。
  • 土山头:指地面上的山丘,暗示防守的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路铎,金朝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对战争的深刻思考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创作背景

《潼关》创作于金朝时期,正值金与宋之间的战争频繁。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潼关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壮丽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潼关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战争气息的场景。诗的开头两句通过生动的描写,表现了潼关高耸的楼阁与繁忙的交通,展现出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的结合。然而,随着下文的展开,诗意逐渐转向沉重,诗人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士兵命运的关注开始浮现。

诗中“趣战如奸计”一句,直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阴险。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本质的批判,同时也暗示了士兵在战斗中所承受的痛苦与无奈。而最后两句则通过“天梯且失守,况说土山头”,进一步加强了战争的悲惨与无情,表现出一种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对比之中展现了美与丑、壮丽与惨烈的对立,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楼迥临飞鸟:高楼直耸,仿佛与飞鸟同在一处,展现出建筑的雄伟。
  2. 车升汗十牛:行车的艰辛,十头牛都流汗,反映出行路的辛劳。
  3. 地灵开翠壁:自然的灵气使得山壁开阔,展现出美丽的自然景色。
  4. 天远送黄流:遥远的天际送来黄河的流淌,描绘出宽广的视野。
  5. 趣战如奸计:战斗的乐趣如同阴险的计谋,表达对战争的讽刺。
  6. 当关岂壮猷:守关的英雄气概在战争中难以体现,反映出士兵的困境。
  7. 天梯且失守:险要的守卫失去了防守,表现出战争的危机状态。
  8. 况说土山头:即使是小山丘也难以守住,进一步强调战争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战斗比作阴险的计谋,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楼迥临飞鸟,车升汗十牛”,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夸张:强调行车的艰辛,通过“汗十牛”来表现。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与对士兵命运的同情。通过对潼关壮丽景色的描绘与对战争残酷性的揭示,诗人向读者传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阁:象征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同时也展示了大自然的宏伟。
  • 飞鸟:象征自由与高远的理想。
  • 汗水:象征着艰辛与努力,反映出生活的不易。
  • 翠壁: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力量。
  • 黄流: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
  • 天梯:象征着险要的战斗与坚守的精神。
  • 土山头:象征着战争中不可避免的牺牲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车升汗十牛”描述了什么?

    • A. 车辆的繁忙
    • B. 行驶的艰辛
    • C. 美丽的风景
  2. “趣战如奸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什么态度?

    • A. 赞美
    • B. 批判
    • C. 无所谓
  3. 诗中的“天梯”象征什么?

    • A. 自然美
    • B. 守卫的重要性
    • C. 战争的胜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诗歌,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表现了对历史的思索。

诗词对比

  • 《长恨歌》:白居易的作品,展现了爱情与历史的交织,反映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 《将进酒》:李白的豪放,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这两首诗与路铎的《潼关》在表现情感与历史思考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主题与风格又有所不同,展示了不同诗人对时代的不同反应与表达。

参考资料

  • 《金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