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义泉》

时间: 2025-01-01 15:56:11

移筇山未深,切骨寒无那。

蜿蜒瘦苍虬,脚底飞腾过。

幽亭护石池,庭事不敢涴。

虚中涵月静,冷面从云呵。

欲捶玄璧试,恐触方诸破。

平生泉石痴,屡此箕踞坐。

重来照清癯,白发添个个。

凡心未痛浣,老气日以惰。

缅怀大义风,绝唱宁无和。

悚然听琮琤,耳观为之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大义泉 刘子翚 〔宋代〕

移筇山未深,切骨寒无那。 蜿蜒瘦苍虬,脚底飞腾过。 幽亭护石池,庭事不敢涴。 虚中涵月静,冷面从云呵。 欲捶玄璧试,恐触方诸破。 平生泉石痴,屡此箕踞坐。 重来照清癯,白发添个个。 凡心未痛浣,老气日以惰。 缅怀大义风,绝唱宁无和。 悚然听琮琤,耳观为之大。

白话文翻译

我轻轻地移动着竹杖,山还未深入,却已感到刺骨的寒冷。 蜿蜒曲折的山路像瘦弱的苍龙,脚下飞快地掠过。 幽静的亭子守护着石池,庭院中的事物不敢玷污。 池中虚静,映着月亮的宁静,冷峻的面容随云而动。 想要敲击玄璧来试探,又怕触动了方诸而破裂。 我一生痴迷于泉石,多次在这里盘腿而坐。 再次来到这里,照见自己清瘦的身影,白发一根根增添。 凡俗之心未曾彻底洗净,老去的气息日渐懒惰。 怀念那大义之风,绝妙的歌声难道无人应和? 我惊悚地听着琮琤的声音,耳朵所听到的景象变得宏大。

注释

  • 移筇:移动竹杖,指行走。
  • 切骨寒无那:形容寒冷至极。
  • 蜿蜒瘦苍虬:形容山路曲折如瘦弱的苍龙。
  • 幽亭护石池:幽静的亭子守护着石池。
  • 虚中涵月静:池中虚静,映着月亮的宁静。
  • 冷面从云呵:冷峻的面容随云而动。
  • 玄璧:黑色的玉璧,比喻池水。
  • 方诸:古代的一种玉器,比喻池水。
  • 泉石痴: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痴迷。
  • 箕踞坐:盘腿而坐。
  • 清癯:清瘦。
  • 凡心未痛浣:凡俗之心未曾彻底洗净。
  • 老气日以惰:老去的气息日渐懒惰。
  • 大义风:大义之风,指高尚的品德。
  • 琮琤:玉器相击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屏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子翚在游览山泉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山泉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山泉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移筇山未深,切骨寒无那”描绘了诗人初入山中的感受,寒冷刺骨,却也透露出对自然的亲近。“蜿蜒瘦苍虬,脚底飞腾过”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路的曲折,展现了诗人的行走之态。“幽亭护石池,庭事不敢涴”则进一步以幽静的亭子和石池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诗中“虚中涵月静,冷面从云呵”通过对池水和云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诗人的冷峻面容,形成了一种对比。“欲捶玄璧试,恐触方诸破”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敬畏和珍惜。“平生泉石痴,屡此箕踞坐”回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多次的体验。“重来照清癯,白发添个个”则反映了诗人的衰老和对人生的感慨。

最后,“缅怀大义风,绝唱宁无和”和“悚然听琮琤,耳观为之大”则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怀念和对自然声音的震撼,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移筇山未深,切骨寒无那:诗人轻轻地移动着竹杖,山还未深入,却已感到刺骨的寒冷。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寒冷的感受。
  2. 蜿蜒瘦苍虬,脚底飞腾过:蜿蜒曲折的山路像瘦弱的苍龙,脚下飞快地掠过。这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路的曲折和诗人的行走之态。
  3. 幽亭护石池,庭事不敢涴:幽静的亭子守护着石池,庭院中的事物不敢玷污。这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
  4. 虚中涵月静,冷面从云呵:池中虚静,映着月亮的宁静,冷峻的面容随云而动。这句通过对池水和云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诗人的冷峻面容。
  5. 欲捶玄璧试,恐触方诸破:想要敲击玄璧来试探,又怕触动了方诸而破裂。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敬畏和珍惜。
  6. 平生泉石痴,屡此箕踞坐:我一生痴迷于泉石,多次在这里盘腿而坐。这句回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多次的体验。
  7. 重来照清癯,白发添个个:再次来到这里,照见自己清瘦的身影,白发一根根增添。这句反映了诗人的衰老和对人生的感慨。
  8. 凡心未痛浣,老气日以惰:凡俗之心未曾彻底洗净,老去的气息日渐懒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9. 缅怀大义风,绝唱宁无和:怀念那大义之风,绝妙的歌声难道无人应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怀念。
  10. 悚然听琮琤,耳观为之大:我惊悚地听着琮琤的声音,耳朵所听到的景象变得宏大。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震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蜿蜒瘦苍虬”将山路比作瘦弱的苍龙,形象生动。
  • 拟人:如“幽亭护石池”将亭子拟人化,守护着石池。
  • 对仗:如“虚中涵月静,冷面从云呵”中“虚中”与“冷面”,“涵月静”与“从云呵”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山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怀念和对自然声音的震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移筇:移动竹杖,指行走。
  • 切骨寒无那:形容寒冷至极。
  • 蜿蜒瘦苍虬:形容山路曲折如瘦弱的苍龙。
  • 幽亭护石池:幽静的亭子守护着石池。
  • 虚中涵月静:池中虚静,映着月亮的宁静。
  • 冷面从云呵:冷峻的面容随云而动。
  • 玄璧:黑色的玉璧,比喻池水。
  • 方诸:古代的一种玉器,比喻池水。
  • 泉石痴: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痴迷。
  • 箕踞坐:盘腿而坐。
  • 清癯:清瘦。
  • 凡心未痛浣:凡俗之心未曾彻底洗净。
  • 老气日以惰:老去的气息日渐懒惰。
  • 大义风:大义之风,指高尚的品德。
  • 琮琤:玉器相击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蜿蜒瘦苍虬”比喻的是什么? A. 山路 B. 河流 C. 树木 D. 云彩

  2. “虚中涵月静”中的“虚中”指的是什么? A. 天空 B. 池水 C. 山谷 D. 云彩

  3. 诗中“欲捶玄璧试,恐触方诸破”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敬畏? A. 自然美 B. 人生 C. 社会 D. 历史

  4. “缅怀大义风,绝唱宁无和”中的“大义风”指的是什么? A. 自然风 B. 社会风气 C. 高尚品德 D. 历史风气

答案

  1. A
  2. B
  3. A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刘子翚《题大义泉》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刘子翚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美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慨,而苏轼的赋则更加注重对历史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子翚的多首诗作,对宋代诗歌有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对宋代诗歌有详细的鉴赏和解析,适合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以上是对刘子翚《题大义泉》的详细解析和相关资料推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诗句

移筇山未深,切骨寒无那。下一句是什么

蜿蜒瘦苍虬,脚底飞腾过。上一句是什么

蜿蜒瘦苍虬,脚底飞腾过。下一句是什么

幽亭护石池,庭事不敢涴。上一句是什么

幽亭护石池,庭事不敢涴。下一句是什么

虚中涵月静,冷面从云呵。上一句是什么

虚中涵月静,冷面从云呵。下一句是什么

欲捶玄璧试,恐触方诸破。上一句是什么

欲捶玄璧试,恐触方诸破。下一句是什么

平生泉石痴,屡此箕踞坐。上一句是什么

平生泉石痴,屡此箕踞坐。下一句是什么

重来照清癯,白发添个个。上一句是什么

重来照清癯,白发添个个。下一句是什么

凡心未痛浣,老气日以惰。上一句是什么

凡心未痛浣,老气日以惰。下一句是什么

缅怀大义风,绝唱宁无和。上一句是什么

缅怀大义风,绝唱宁无和。下一句是什么

悚然听琮琤,耳观为之大。上一句是什么

移筇山未深,下一句是什么

切骨寒无那。上一句是什么

切骨寒无那。下一句是什么

蜿蜒瘦苍虬,上一句是什么

蜿蜒瘦苍虬,下一句是什么

脚底飞腾过。上一句是什么

脚底飞腾过。下一句是什么

幽亭护石池,上一句是什么

幽亭护石池,下一句是什么

庭事不敢涴。上一句是什么

庭事不敢涴。下一句是什么

虚中涵月静,上一句是什么

虚中涵月静,下一句是什么

冷面从云呵。上一句是什么

冷面从云呵。下一句是什么

欲捶玄璧试,上一句是什么

欲捶玄璧试,下一句是什么

恐触方诸破。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