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夏秋二曲》

时间: 2025-01-04 07:17:10

相持薄罗扇,绿树听鸣蜩。

君筵呈妙舞,香汗湿鲛绡。

银床梧叶下,便觉漏声长。

露砌蛩吟切,那怜白苎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子夜夏秋二曲 顾非熊 〔唐代〕

相持薄罗扇,绿树听鸣蜩。 君筵呈妙舞,香汗湿鲛绡。 银床梧叶下,便觉漏声长。 露砌蛩吟切,那怜白苎凉。

白话文翻译

手持着薄薄的罗扇,站在绿树下聆听蝉鸣。 在您的宴席上献上美妙的舞蹈,香汗淋漓,湿透了鲛绡织成的衣裳。 银色的床榻旁,梧桐叶落下,感觉时间流逝得特别慢。 露水浸湿的台阶上,蟋蟀的鸣叫声切切,谁会怜惜那凉爽的白苎麻衣呢?

注释

  • 薄罗扇:轻薄的丝织扇子。
  • 鸣蜩:蝉的鸣叫。
  • 君筵:君王的宴席。
  • 鲛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薄纱,这里指轻薄的衣料。
  • 银床:银色的床榻。
  • 漏声:指时间的流逝。
  • 露砌:露水浸湿的台阶。
  • 蛩吟:蟋蟀的鸣叫。
  • 白苎:白苎麻织成的衣物,凉爽透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非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秋交替的夜晚,诗人在君王的宴席上献舞,同时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凉爽秋意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夏秋交替的夜晚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凉爽秋意的向往。诗中“相持薄罗扇,绿树听鸣蜩”一句,以薄罗扇和蝉鸣为媒介,传达了夏日的余热和秋意的渐浓。而“君筵呈妙舞,香汗湿鲛绡”则通过舞蹈和香汗的描写,展现了宴席的热闹和人物的劳顿。最后两句“银床梧叶下,便觉漏声长。露砌蛩吟切,那怜白苎凉”则通过对时间流逝和秋意的深刻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凉爽秋意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唐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相持薄罗扇,绿树听鸣蜩:手持薄罗扇,站在绿树下聆听蝉鸣,描绘了夏日的景象,蝉鸣象征着夏日的炎热。
  2. 君筵呈妙舞,香汗湿鲛绡:在君王的宴席上献上美妙的舞蹈,香汗淋漓,湿透了鲛绡织成的衣裳,展现了宴席的热闹和人物的劳顿。
  3. 银床梧叶下,便觉漏声长:银色的床榻旁,梧桐叶落下,感觉时间流逝得特别慢,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4. 露砌蛩吟切,那怜白苎凉:露水浸湿的台阶上,蟋蟀的鸣叫声切切,谁会怜惜那凉爽的白苎麻衣呢?表达了诗人对凉爽秋意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绿树听鸣蜩”中的“听”字,赋予绿树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相持薄罗扇,绿树听鸣蜩”中的“相持”与“绿树”,“薄罗扇”与“听鸣蜩”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夏秋交替夜晚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凉爽秋意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凉爽秋意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薄罗扇:象征着夏日的余热。
  • 鸣蜩:象征着夏日的炎热。
  • 香汗湿鲛绡:展现了宴席的热闹和人物的劳顿。
  • 银床梧叶下: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露砌蛩吟切:表达了诗人对凉爽秋意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相持薄罗扇”中的“薄罗扇”象征着什么? A. 夏日的余热 B. 秋日的凉爽 C. 冬日的寒冷 D. 春日的温暖 答案:A

  2. 诗中“君筵呈妙舞,香汗湿鲛绡”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冬日的宴席 B. 夏日的宴席 C. 秋日的宴席 D. 春日的宴席 答案:B

  3. 诗中“银床梧叶下,便觉漏声长”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时间的流逝 B. 季节的变化 C. 宴席的热闹 D. 人物的劳顿 答案:A

  4. 诗中“露砌蛩吟切,那怜白苎凉”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夏日的炎热 B. 秋日的凉爽 C. 冬日的寒冷 D. 春日的温暖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兴八首》: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中秋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秋兴八首》与顾非熊《子夜夏秋二曲》:两者都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郁顿挫,而顾非熊的诗则更加清新自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顾非熊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有助于理解顾非熊的诗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