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作者: 孟浩然
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
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
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
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白话文翻译:
我在这条水流尽头的地方行走,而你却被派往京城。
我们相距千里,孤独的帆船在天边徘徊。
躺在床上听到海潮的声音,起身一看江边的月亮斜挂。
我问同舟的旅客,何时才能到达永嘉?
注释:
字词注释:
- 穷水国:指水流尽头的地方,象征遥远和孤独。
- 京华:指京城,这里特指长安。
- 相去日千里:相隔千里,强调两人之间的距离。
- 孤帆:孤独的帆船,象征漂泊与思念。
- 卧闻:躺着听到,表示一种惬意的状态。
- 海潮:海水的潮汐,象征自然的变幻。
- 江月斜:江边的月亮斜挂,描绘夜晚的景象。
- 同舟客:同乘一条船的旅客,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典故解析:
永嘉:古县名,指的是今天的温州地区。崔少府国辅是孟浩然的朋友,他在京城任职,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问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与王维齐名。他的诗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而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孟浩然旅途中,寄托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在唐代,诗人们常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对友人的关心。
诗歌鉴赏: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是一首充满乡愁与思念的诗。诗人以“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开篇,便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距离以及各自的处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里的“穷水国”与“京华”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孤帆在天边的意象,更渲染了彼时相隔遥远的感受。
接下来的“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自然的美好,诗人卧于船中,听到海潮声和江边月影,反映出一种宁静而又惆怅的心境。最后“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通过与同舟者的对话,表达了对未来归宿的期待与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情味,展示了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行穷水国:我行走在这水流尽头的地方,暗示孤独与遥远。
- 君使入京华:你被派往京城,展现了两人不同的命运与生活轨迹。
- 相去日千里:我们之间相隔千里,强调思念的深切。
- 孤帆天一涯:孤独的帆船在天边,渲染出漂泊与无助。
- 卧闻海潮至:躺在床上听到海潮声,表现出一种放松的状态。
- 起视江月斜:起身看到江边的月亮斜挂,描绘宁静的夜景。
- 借问同舟客:向同舟的旅客询问,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 何时到永嘉:何时能到达永嘉,透露出对归属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孤帆比喻漂泊的心情,传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 拟人:海潮“至”,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友谊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归属与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流动的时间与生命的变迁。
- 孤帆:孤独与漂泊的象征,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海潮:自然的力量,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江月:月亮的意象,象征宁静与思考,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君使入京华”中的“君”指的是谁?
- A. 诗人自己
- B. 朋友崔少府
- C. 皇帝
- D. 随行的客人
-
填空题:诗中“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____”的缺词是什么?
-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对/错)
答案:
- B. 朋友崔少府
- 涯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孟浩然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擅长山水诗,孟浩然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而王维则将自然与人情结合得更加紧密,展现出更丰富的情感内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孟浩然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