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
时间: 2025-01-17 08:43: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岂有头风笔下痊,浪成蛮语向初筵。
兰亭旧趾虽曾见,柯笛遗音更不传。
照曜文星吴分野,留连花月晋名贤。
相逢只恨相知晚,一曲骊歌又几年。
白话文翻译:
这怎么可能有头风在笔下治愈呢?
波涛翻腾,成为野蛮的言语,在初次的宴席上。
兰亭的旧址虽然曾经见过,
但柯笛的遗音却再也无法传扬。
文星照耀着吴地与分野,
花月之间留连的是晋代的名士。
相逢只恨认识得太晚,
又经过几年,才唱起那首骊歌。
注释:
- 头风:指的是一种病症,可能形容创作上的困难或烦恼。
- 蛮语:指的是粗俗的语言,这里可能用来形容宴席上的喧闹与不文明。
- 兰亭:指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聚会之地。
- 柯笛:柯笛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的是音乐的传承。
- 照曜文星:指文人名士,文星指的是星宿,象征文才横溢的人物。
- 骊歌:指古代的歌谣,寓意缅怀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縠,唐代诗人,因其诗作清丽而著称。他的诗风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和友人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诗歌鉴赏:
《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首句“岂有头风笔下痊”,用“头风”来比喻创作中遇到的困难,暗示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面临的挑战。接下来的“浪成蛮语向初筵”,则描绘了初次聚会的热闹场景,表现了宴席上喧嚣的气氛,暗含对文人雅士的渴望与追求。
诗中提及“兰亭旧趾”与“柯笛遗音”,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追忆与珍视。兰亭作为文人雅集之地,象征着高雅的文化氛围,而柯笛则是古代文人情感的寄托。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最后两句“相逢只恨相知晚,一曲骊歌又几年”,则是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友谊的珍惜。整首诗在情感上深邃而细腻,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令人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岂有头风笔下痊:开头设问,自然流露出对创作困境的感慨。
- 浪成蛮语向初筵:宴席上喧闹,显示当时气氛的热烈与凌乱。
- 兰亭旧趾虽曾见:提到兰亭,表明对历史文化的认同与向往。
- 柯笛遗音更不传:音乐的遗失,象征着传统文化的淡去。
- 照曜文星吴分野:表明文人们在各地的成就与荣耀。
- 留连花月晋名贤:描绘文人之间的交往与情谊。
- 相逢只恨相知晚:表达相遇的遗憾与对友谊的珍惜。
- 一曲骊歌又几年:抒发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创作的困难比作“头风”,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兰亭与柯笛象征着传统文化的深厚与遗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深刻的情感探讨了友谊与文化的传承,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头风:象征创作障碍。
- 兰亭:象征高雅文化与文人聚会。
- 柯笛:象征音乐与文化的传承。
- 文星:象征文人的才华与成就。
- 花月:象征美好时光与人间情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兰亭”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文化传承
C. 自然风光
D. 战争 -
“相逢只恨相知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时间的珍惜
B. 对友谊的遗憾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未来的期待 -
诗中提到的“柯笛”象征什么? A. 战争
B. 音乐与文化
C. 个人成就
D. 乡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杜甫《赠花卿》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縠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进行比较,两者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但李縠更多着眼于文化的传承,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友谊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比较研究》
- 《唐代诗人的友谊与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