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时间: 2025-01-06 09:19: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作者: 顾随 〔近代〕
正东风送雨,急檐溜,恨楼高。
更万点繁声,藤萝架底,薜荔墙腰。
深宵,隔窗听取,者凄清全不减芭蕉。
何况长杨树上,平时己爱萧萧。
迢迢,断梦到江皋。
愁思正如潮。
恁夜半危楼,一条残烛,争禁飘摇。
山遥,更兼水远,想故人此际也魂销。
两地一般听雨,不知谁最无聊。
白话文翻译:
东风送来细雨,雨水从屋檐急速滴落,我恨这楼太高。
更有万点雨声,藤萝架下、薜荔墙边,尽是雨声。
深夜里,我隔着窗户听雨,那凄清的声音却不减于芭蕉的声响。
何况在那高高的杨树上,平时我就爱听那萧萧的雨声。
遥远的地方,梦断于江边。
愁思如潮水般涌来。
在这夜半危楼,只有一根残烛,争着不让它摇曳。
山遥水远,我想念的故人此时也许已经神魂颠倒。
两地都在听雨,不知道谁更加无聊。
注释:
- 急檐溜:雨水从屋檐快速流下的样子。
- 万点繁声:形容雨声如点滴般繁多。
- 薜荔:一种常见的攀缘植物,象征着生机与繁盛。
- 平时己爱萧萧:平常就喜欢那种安静的雨声。
- 魂销:灵魂疲惫、迷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随(1901-1988),字佩弦,江苏无锡人,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近代,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触和对故人的思念,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内心矛盾、孤独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来。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是一首充满淡淡忧伤的词作,顾随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深夜听雨所引发的思绪和情感。诗的开头便以“正东风送雨”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伤感的氛围。雨水从高楼的屋檐急速滴落,象征着诗人对高楼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然的向往。
在雨声的描绘中,诗人以“万点繁声”展现了雨水的细腻与丰富,而“隔窗听取”的意象则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感受。雨声不仅仅是自然的表现,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在夜深人静之时,思念如潮水般涌来,愁苦的情绪愈发明显。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残烛”的描写,表现出在孤独夜晚的无奈,和对故人的思念。诗人将遥远的山水与思念交织在一起,使人感受到一种愁肠百结的情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亲友的思念,充满了历史的沉重感与个人的孤独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正东风送雨,急檐溜,恨楼高:东风带来了细雨,雨水急速从屋檐流下,诗人因高楼而感到无奈。
- 更万点繁声,藤萝架底,薜荔墙腰:万千雨点的声音在藤萝架下和薜荔墙边交织,增添了雨的氛围。
- 深宵,隔窗听取,者凄清全不减芭蕉:在深夜里,我隔着窗听雨,凄清的声音不比芭蕉的更少。
- 何况长杨树上,平时己爱萧萧:更何况在高大的杨树上,我平常就喜欢那种萧萧的雨声。
- 迢迢,断梦到江皋:遥远的地方,梦已经断在江边。
- 愁思正如潮:忧愁的思绪如潮水般涌来。
- 恁夜半危楼,一条残烛,争禁飘摇:在这夜半的高楼上,只有一根残烛在摇曳,难以让人安静。
- 山遥,更兼水远,想故人此际也魂销:山水遥远,我在想念的故人,此时也许神志迷离。
- 两地一般听雨,不知谁最无聊:两地的人都在听雨,不知道谁更感到无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绪比作潮水,形象地表现了情感的涌动。
- 拟人:将雨声、残烛描绘得有生命,增强了情感的渲染。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孤独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思念和情感的流动。
- 高楼:代表孤独和疏离感。
- 残烛:象征生命的脆弱和无奈。
- 杨树:自然之美,传达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急檐溜”指的是: A. 雨水从屋檐快速流下
B. 风急雨骤
C. 高楼的构造
答案:A -
诗人通过“隔窗听取”表现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孤独与思念
C. 无聊
答案:B -
“山遥,更兼水远”暗示了什么? A. 距离的遥远与思念的绵长
B. 地理知识
C. 自然景观
答案:A
参考资料:
- 《顾随诗词选》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