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其一 月下美人》
时间: 2025-01-06 06:20: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其一 月下美人
作者: 徐石麒 〔明代〕
惯娇怜软惜,常欲自,拟嫦娥。
向云母窗前,琉璃阶下,小步轻那。
徘徊几回顾影,更喁喁私语意如何。
恋此清光不寐,孤帏想也情多。
乘槎隐隐隔明河。
奈树影婆娑。
看脸晕霞时,眼横波际,好景偏讹。
欲凭广寒高处,问霓裳一曲待谁歌。
今夜炤人两地,炤人还炤心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一个女子在月光下的柔美与孤独。她娇软而被人怜爱,常常幻想自己如同嫦娥般美丽。她在窗前和台阶下轻轻走动,时不时回头看看自己的身影,喃喃自语,心中满是情思。夜晚的清光让她无法入眠,想起孤独的床榻,情感更加深厚。她隐约看见明河对岸,树影摇曳。她凝视着脸上映出的霞光,眼中波光粼粼,然而美景却总是难以捉摸。她想要飞上广寒宫,询问那霓裳仙子,今夜的歌声究竟是为谁而唱。此时此刻,她与心上人相隔两地,不知对方的心中是否也在思念自己。
注释
- 嫦娥:中国神话中的月宫仙子,代表美丽与孤独。
- 云母窗:一种装饰窗户的材料,象征着清幽雅致的环境。
- 琉璃阶:指华美的楼台,形容环境的优雅。
- 乘槎:指坐着木筏,隐喻隔河相望的意境。
- 广寒:指月宫,出自《嫦娥奔月》的传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石麒,明代词人,擅长描写女性的柔情与思念,词风典雅而细腻。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月夜,作者可能正处于思念的情境中,表现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 其一 月下美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下的女子,展现了她在静谧夜晚的柔美与内心的孤独。开头几句通过“惯娇怜软惜,常欲自,拟嫦娥”描绘了女子的娇美,仿佛她就是那位出尘的月中仙子,让人怜惜。接着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她在窗前琢磨自己的身影,流露出她对美的自信与犹豫。
词中反复提到的月光、树影、清光等意象,既营造了一个优雅的自然环境,也反映了女子内心的情感波动。她在夜晚徘徊、无法入眠,思念之情愈加浓烈,表现出一种对爱的期待与惆怅。最后,提到的“今夜炤人两地,炤人还炤心么”更是将思念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彼此心意的怀疑与渴望,情感真实而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惯娇怜软惜,常欲自,拟嫦娥:女子习惯于娇柔的姿态,常常希望能像嫦娥一样美丽。
- 向云母窗前,琉璃阶下,小步轻那:她在优雅的环境中轻轻走动,体现出她的优雅与柔美。
- 徘徊几回顾影,更喁喁私语意如何:她不断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内心在喃喃自语,流露出对自我的思考。
- 恋此清光不寐,孤帏想也情多:她因思念而无法入眠,孤独的床上回忆起与爱人的情感。
- 乘槎隐隐隔明河:隐喻隔着河流,象征着距离与思念。
- 奈树影婆娑:树影摇曳,增添了夜晚的美感与忧伤。
- 看脸晕霞时,眼横波际,好景偏讹:女子在月光下的脸庞如霞光般美丽,但美好却难以长久。
- 欲凭广寒高处,问霓裳一曲待谁歌:渴望飞上月宫,询问那里的仙子今夜的歌声为谁而唱。
- 今夜炤人两地,炤人还炤心么:思念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彼此的心是否也在想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作嫦娥,突显她的美丽与神秘。
- 拟人:通过“树影婆娑”描绘出环境的生动,多了一份情感。
- 对仗:如“乘槎隐隐隔明河”,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深切的思念与孤独,女子在月光下的柔美形象与她内心的情感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意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美丽与孤独,照亮了女子的内心世界。
- 树影:代表着环境的灵动与女子内心的情感波动。
- 清光:象征着清澈的爱情与思念的深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徐石麒
C. 杜甫
D. 苏轼 -
词中提到的“嫦娥”象征什么?
A. 忍耐
B. 美丽与孤独
C. 勇敢
D. 财富 -
“今夜炤人两地,炤人还炤心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思念
D. 愤怒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孤独感,但更加突出女性的柔情与生活的苦涩。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以更为豪放的笔调描绘了对月的遐想,与徐石麒细腻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背景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