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应念愁中恨索居,鹂歌声里且踟蹰。
若逢金马门前客,为说虞卿久著书。
白话文翻译
此诗中表达出诗人对朋友穆郎中即将赴阙的惆怅思念之情。诗人感叹在忧愁中独自生活,听着黄鹂鸟的歌声,心中不禁踟蹰徘徊。如果能遇见在金马门前的旅客,便想向他谈起虞卿长久以来的著作。
注释
- 愁中恨:心中愁苦而愤懑。
- 索居:指独自生活,形单影只。
- 鹂歌声:黄鹂鸟的歌声,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活的气息。
- 踟蹰: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 金马门:古代长安的名门,象征繁华与热闹。
- 虞卿:指虞世南,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提及他可能表示对文化的尊重和对朋友的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段成式(约802年-865年),唐代诗人、散文家,性情恬淡,作品多描写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作者在朋友即将离去,前往京城的时刻,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祝福,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相互扶持、交流的情感。
诗歌鉴赏
《送穆郎中赴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诗的前两句“应念愁中恨索居,鹂歌声里且踟蹰”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对友人的思念与愁苦。这里的“鹂歌声”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黄鹂鸟的歌声在此时显得格外苍凉,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后两句“若逢金马门前客,为说虞卿久著书”则是诗人寄托情感的方式,设想在金马门前遇见旅客,便可以通过他与虞卿的书籍来传递友人的消息。这里的“虞卿”不仅指人,更象征着文化与才华的传承,显示了诗人对于文人的敬仰与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深切的祝福,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友情与文化的重视,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应念愁中恨索居”:在忧愁中思念,感到愤恨,独自生活的孤独。
- “鹂歌声里且踟蹰”:在黄鹂鸟歌声中徘徊不前,反映内心的犹豫与不安。
- “若逢金马门前客”:设想在金马门前遇到的客人,表现了对友人的期盼。
- “为说虞卿久著书”:愿意向他人传递关于朋友虞卿的消息,显示对文化交流的重视。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鹂歌声”比喻心中的愁苦与孤独。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关怀,同时也展现了友人之间的文化情谊,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友情与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鹂:象征着春天与生命,同时也隐喻着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 金马门:代表繁华与交往的场所,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书:象征着文化、知识与传承,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学识的敬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愁中恨”的意思是什么?
- A. 高兴的情绪
- B. 忧愁与愤恨
- C. 期待与盼望
-
“鹂歌声里且踟蹰”中,“踟蹰”的意思是?
- A. 坚定向前
- B. 徘徊不前
- C. 高兴地奔跑
-
诗中提到的“虞卿”是谁?
- A. 一位旅人
- B. 唐代著名书法家
- C. 诗人的好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by 王之涣
- 《送友人》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送别》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感伤,但其风格更为豪放。李白则以更奔放的情感来描绘送别场景,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份内容涵盖了诗歌的多个方面,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送穆郎中赴阙》的艺术魅力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