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翠楼》

时间: 2025-01-14 19:44:48

著我高远堂,恍若非人世。

一榻卧白云,清寒不成寐。

松竹四山秋,飕飕惊客耳。

谁在隔窗中,朱弦写流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积翠楼
著我高远堂,恍若非人世。
一榻卧白云,清寒不成寐。
松竹四山秋,飕飕惊客耳。
谁在隔窗中,朱弦写流水。

白话文翻译:

我坐在这高高的楼阁上,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一张床上躺着,白云环绕,清冷的空气让我无法入睡。
四周的松竹在秋天的风中摇曳,沙沙声惊动了我的耳朵。
窗外是谁在弹奏着,朱红色的弦乐伴随着流水的声音?

注释:

  • :坐,安坐的意思。
  • 高远堂:高耸的楼阁,象征高远的志向或境界。
  • 恍若:恍惚间,仿佛。
  • 一榻:一张床。
  • 白云:指云彩,象征闲适与超脱。
  • 清寒:清冷的感觉。
  • 不成寐:无法入睡。
  • 松竹:松树和竹子,常用作高洁的象征。
  • 飕飕:形容风声,清脆而轻柔。
  • 朱弦:朱红色的弦乐器,象征音乐的优美。
  • 流水:水流声,象征自然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危和,字仲和,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危和隐居之时,表现了他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积翠楼》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首联“著我高远堂,恍若非人世”揭示了诗人身处高处的状态,仿佛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令人心生向往。而“白云”与“清寒”的结合,更是营造出一种超脱的感觉,象征着诗人追求的那种清净与自在。

接下来的“松竹四山秋,飕飕惊客耳”则通过秋风中松竹的声音,传达了自然的灵动与诗人的敏感,反映出他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最后一句“谁在隔窗中,朱弦写流水”则引入了音乐的元素,增添了诗的韵律感,同时暗示着诗人与世隔绝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四个自然意象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心灵的宁静与对世外桃源的渴望,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欣赏,也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著我高远堂:我坐在这高耸的楼阁上,暗示一种高远的志向与追求。
  2. 恍若非人世:感觉像是脱离了世俗的纷扰,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3. 一榻卧白云:躺在床上,白云环绕,象征着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4. 清寒不成寐:冷清的环境使我无法入睡,表现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5. 松竹四山秋:四周的松竹在秋风中摇曳,暗示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
  6. 飕飕惊客耳:风声轻轻响起,惊动了我,表现出对环境的敏感。
  7. 谁在隔窗中:引入了一个神秘的存在,增加了诗的悬念。
  8. 朱弦写流水:音乐的声音与水流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远的楼阁比作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
  • 拟人:秋风的声音仿佛在与人交谈,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远堂:象征超脱与志向。
  • 白云:象征闲适与自由。
  • 松竹:象征高洁与坚韧。
  • 朱弦:象征音乐与艺术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著我高远堂”意指: A. 坐在低矮的房子里
    B. 坐在高楼上
    C. 站在山顶上
    答案:B

  2. “清寒不成寐”中的“成”字可以理解为: A. 使
    B. 成为
    C. 成长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朱弦”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颜色
    C. 一种植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 by 李白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诗词对比

  1. 《夜泊牛津》与《积翠楼》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夜泊牛津》更侧重于夜晚的孤独感,而《积翠楼》则强调白天的清幽与宁静。
  2. 《山中杂诗》同样充满了对自然的描绘,但更具生活气息,表现出一种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