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西域鹦鹉螺杯》
时间: 2025-01-01 11:54: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月沦精射海波,珠绳分秀贯神螺。
鹧斑渍粉垂金薤,鹦喙嫌寒缩翠窠。
樽出瘿藤纹浪异,瓢成椰子腹空皤。
饮馀疑与溪娘遇,一笑相看发浩歌。
白话文翻译
月亮在海面上沉落,光辉洒在波涛之上,
珠串分开,精美的螺杯在其中闪烁。
杯子上的鹧鸪斑点如同涂抹的粉色,金色的葱头垂下,
鹦鹉的嘴唇嫌冷而缩回了翠绿的巢穴。
杯子是从瘿藤上雕刻而成,纹路奇特,像浪花一样,
而这个瓢则像空心的椰子,白色的肚子显得光滑。
饮酒后我仿佛与溪水中的女子相遇,
我们对视一笑,歌声便随之而起。
注释
- 老月:指月亮,形容其老态,暗示时间的流逝。
- 沦精:指月光如精华般洒下。
- 珠绳:用珠子串成的绳子,形容装饰之美。
- 神螺:此处指一种精美的螺杯。
- 鹧斑:鹧鸪的斑点,暗指杯上的装饰。
- 金薤:一种植物,可能是装饰的象征。
- 鹦喙:鹦鹉的喙,形容其嘴的形状。
- 樽:酒杯,通常指盛酒的器皿。
- 瘿藤:一种藤本植物,形状奇特。
- 瓢:一种盛水的器皿。
- 溪娘:溪水中的女子,可能是指美丽的仙女或灵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字仲明,号惭愧,生于浙江,后移居南宋旧都临安。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常用细腻的笔法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赋西域鹦鹉螺杯》创作于元代,正值元代社会动荡,文人多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此诗描绘了西域的鹦鹉螺杯,借物抒怀,表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赋西域鹦鹉螺杯》是一首通过物象表现诗人情怀的作品。诗中以“鹦鹉螺杯”为中心,展现了它的艳丽与精美,反映出诗人对物质美的欣赏。开篇描绘了月亮与海波,形成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展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美。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鹦鹉螺杯的独特之处,犹如艺术品般的精致。诗中鹧鸪的斑点和金色的葱头,仿佛赋予了杯子生命和灵性,增添了情趣与神秘感。
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饮酒后与“溪娘”相遇,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出一种洒脱与乐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结合了自然与人文,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彰显了元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月沦精射海波:描绘月亮在海面上沉落,光辉照射在波浪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夜景。
- 珠绳分秀贯神螺:鹦鹉螺杯的珠串装饰显得精美,突显了杯子的华丽。
- 鹧斑渍粉垂金薤:描写杯子的装饰,表现出色彩的丰富和细腻。
- 鹦喙嫌寒缩翠窠:鹦鹉因寒冷而收回嘴,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
- 樽出瘿藤纹浪异:酒杯的纹路奇特,形似波浪,体现了巧妙的工艺。
- 瓢成椰子腹空皤:瓢的形状像椰子,空心且光滑,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饮馀疑与溪娘遇:饮酒后,诗人似乎与溪水中的女子相遇,象征人与自然的交流。
- 一笑相看发浩歌:对视一笑,歌声随之而起,表达了醉意与愉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老月”、“神螺”等比喻手法,赋予物象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鹦鹉的动作拟人化,增加了生动性与趣味性。
- 对仗:诗中句式对仗工整,如“樽出瘿藤”和“瓢成椰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鹦鹉螺杯的精美与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呈现出一种洒脱而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宁静。
- 神螺:象征精美的工艺品,代表人类对美的追求。
- 溪娘:象征自然的灵性与美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神螺”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一种酒杯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乐器
-
诗中表现的情感是:
- A) 哀伤
- B) 失落
- C) 快乐与洒脱
- D) 厌世
-
“饮馀疑与溪娘遇”中“溪娘”象征什么?
- A) 酒
- B) 自然之美
- C) 人类情感
- D) 生活的苦闷
答案
- B) 一种酒杯
- C) 快乐与洒脱
- B) 自然之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恽《赋西域鹦鹉螺杯》 vs 李白《将进酒》
- 王恽的作品注重细腻的物象描写,展现了对生活美好的追求;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洒脱,强调饮酒作乐的快意,二者在情感表达上有不同的侧重。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王恽及其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