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明时奉遣别黄州,行至汉阳南渡头。春风不解传乡信,江月偏能照客愁。
白话文翻译: 在清明时节被派遣离开黄州,行走到汉阳的南渡口。春风不懂得传递家乡的消息,江上的月亮偏偏能照亮旅人的忧愁。
注释:
- 明时:指清明时节。
- 奉遣:被派遣。
- 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
- 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 南渡头:指南渡口,古代渡口名。
- 不解:不懂得。
- 乡信:家乡的消息。
- 江月:江上的月亮。
- 客愁:旅人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邕(约678-747),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以豪放洒脱、想象丰富、语言华丽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邕在清明时节被派遣离开黄州,行至汉阳南渡头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离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旅途的忧愁。诗中“春风不解传乡信”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风赋予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消息的渴望和无奈。而“江月偏能照客愁”则通过江月这一意象,加深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离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时奉遣别黄州”:在清明时节被派遣离开黄州,表达了离别的时节和地点。
- “行至汉阳南渡头”:行走到汉阳的南渡口,指明了旅途的终点。
- “春风不解传乡信”:春风不懂得传递家乡的消息,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消息的渴望和无奈。
- “江月偏能照客愁”:江上的月亮偏偏能照亮旅人的忧愁,通过江月这一意象,加深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
修辞手法:
- 拟人:“春风不解传乡信”中,将春风赋予人的情感,使其具有传递消息的能力。
- 意象:“江月偏能照客愁”中,江月作为意象,象征着孤独和忧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忧愁。通过清明时节的离别场景和江月的意象,诗人抒发了深切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但在这里却无法传递家乡的消息,增加了诗人的无奈和忧愁。
- 江月:象征着孤独和忧愁,通过江月的照耀,加深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风不解传乡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江月偏能照客愁”中的“江月”象征着什么? A. 温暖和生机 B. 孤独和忧愁 C. 希望和光明 D. 平静和安宁
答案:
- B. 拟人
- B. 孤独和忧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
- 王维《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李邕《明时奉遣别黄州》与杜甫《春望》: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但李邕的诗更多地表达了旅途的忧愁,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邕的全部诗作。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李邕的部分诗作,是学习唐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